古诗词大全

热度:231 作者: [清朝] 王安石
类型:|写风|哲理|节日|春节|小学古诗|古诗三百首|节日|写风|哲理|春节|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yuán
[ [ qīng cháo ] ] wáng ān shí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suì chú ,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qiān mén wàn tóng tóng , , zǒng xīn táo huàn jiù
热度:204 作者: [汉朝] 曹植
类型:小学古诗|古诗三百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shī
[ [ hàn cháo ] ] cáo zhí
zhǔ dòu rán dòu , , dòu zài zhōng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 , xiàng jiān tài ? ? ( ( bǎn běn ) )        zhǔ dòu chí zuò gēng , , shū wéi zhī       
zài xià rán , , dòu zài zhōng
热度:249 作者: [唐朝] 王维
类型:|写雨|送别|写人|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唐诗三百首|乐府|杨柳|写友情|写酒|写雨|写酒|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wèi chéng / / sòng yuán èr shǐ 使 ān 西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wèi chéng cháo qīng chén , , shě qīng qīng liǔ xīn       
( ( zuò : : shě yáng liǔ chūn ) ) quàn jun1 gèng jìn bēi jiǔ , , 西 chū yáng guān rén
热度:150 作者: [南北朝] 白居易
类型:咏物|写风|送别|小学古诗|唐诗三百首|写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注释⑴赋得: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连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点染古原景色。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cǎo / / yuán cǎo sòng bié
[ [ nán běi cháo ] ] bái
yuán shàng cǎo , , suì róng       
huǒ shāo jìn , ,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yuǎn fāng qīn dào , ,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yòu sòng wáng sūn , , mǎn bié qíng
热度:154 作者: [唐朝] 王维
类型:|思乡|写人|重阳节|小学古诗|唐诗三百首|登高|思亲|思乡|重阳节|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 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jiǔ yuè jiǔ shān dōng xiōng / / jiǔ yuè jiǔ shān dōng xiōng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zài xiāng wéi , , měi féng jiā jiē bèi qīn       
yáo zhī xiōng dēng gāo chù , , biàn chā zhū shǎo rén
热度:221 作者: [清朝] 纳兰性德
类型:写雪|写风|山水|写山|写水|思乡|婉约|小学古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zhǎng xiàng
[ [ qīng cháo ] ] lán xìng
shān chéng , , shuǐ chéng , , shēn xiàng guān pàn háng , , shēn qiān zhàng dēng       
fēng gèng , , xuě gèng , , guō suì xiāng xīn mèng chéng , , yuán shēng
热度:222 作者: [唐朝] 张籍
类型:秋天|写风|思乡|写人|小学古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 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qiū
[ [ táng cháo ] ] zhāng
luò yáng chéng jiàn qiū fēng , , zuò jiā shū wàn zhòng       
kǒng cōng cōng shuō jìn , , háng rén lín yòu kāi fēng
热度:248 作者: [唐朝] 刘禹锡
类型:|写景|写风|山水|写山|写水|小学古诗|景点|写湖|洞庭|山水|写风|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wàng dòng tíng
[ [ táng cháo ] ] li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àng , , tán miàn fēng jìng wèi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 , bái yín pán qīng luó
热度:1856 作者: [清朝] 郑燮
类型:|咏物|写风|写山|励志|小学古诗|古诗三百首|写风|励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③立根:扎根,生根。④原:本来,原本,原来。⑤破岩:破裂的岩石。⑥磨:折磨,挫折,磨炼。⑦击:打击。⑧坚劲:坚定挺拔。⑨任:任随。⑩尔:你。

zhú shí huà
[ [ qīng cháo ] ] zhèng xiè
yǎo dìng qīng shān fàng sōng , , gēn yuán zài yán zhōng ; ; qiān wàn hái jiān rèn , , rèn ěr dōng 西 nán běi fēng
热度:560 作者: [清朝] 袁枚
类型:|儿童|小学古诗|古诗三百首|儿童|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意欲:想要。捕:捉。鸣:叫。  

suǒ jiàn
[ [ qīng cháo ] ] yuán méi
tóng huáng niú , , shēng zhèn lín yuè       
míng chán , , rán k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