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热度:127 作者: [清朝] 纳兰性德
类型:写风|孤独|女子|写桥|怀春|寄语|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译文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注释①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②石榴:石榴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③著力:用力、尽力。

shān huā
[ [ qīng cháo ] ] lán xìng
xiǎo hóng qiáo liǔ bàn chuí , , yuè luó qún yáng jīn       
cǎi shí liú shuāng , , shuí ? ? biàn 便 shì yǒu qíng dāng luò , , zhī yīng bàn sòng xié huī       
dōng fēng xiū zhe , , jìn chuī
热度:136 作者: [宋朝] 王沂孙
类型:写景|写风|写花|写水|写人|相思|女子|写梅|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

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

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

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gāo yáng tái
[ [ sòng cháo ] ] wáng sūn
cán è méi suān , , xīn gōu shuǐ 绿 , , chū qíng jiē xuān yán       
diāo lán , , shuí lián wǎng huá nián       
cháo cháo zhǔn qīng míng jìn , , liào yàn líng yín jiān       
yòu zhēng zhī xiàng , , dào yín biān       
shuāng é qīng luán lěng , , rèn huā yīn , , yǎn xián mián       
bo jiā , , píng què hèn jīn qián       
rén tiān xìn , , chèn dōng fēng zhěng guī chuán       
zòng piāo líng , , mǎn yuàn yáng huā , , yóu shì chūn qián
热度:166 作者: [五代] 毛熙震
类型:写景|写花|抒情|孤独|女子|写草|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⑴花榭——花坛。榭:台榭。烟景——春日佳景。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⑵金铺——门上的饰物,用以衔门环,此借代为门。⑶紫燕——又称越燕,燕之一种。宋罗愿《尔雅翼·释鸟》:“越燕小而多声,颔下紫,巢于门媚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碎——形容燕语呢喃之声细密而清脆。⑷十二晚峰——指画屏上巫山十二峰的晚景。⑸“梦魂”句——在空闺中神情如痴如醉,宛如梦境,魂魄飘散。《栩庄漫记》曰:“末句不成语”。即指此句意不可通。
huàn shā
[ [ dài ] ] máo zhèn
huā xiè xiāng hóng yān jǐng , , mǎn tíng fāng cǎo 绿 wěi , , jīn xián yǎn xiù lián       
yàn shuāng jiāo suì , , cuì píng shí èr wǎn fēng , , mèng hún xiāo sàn zuì kōng guī
热度:182 作者: [宋朝] 吴文英
类型:写景|冬天|写雪|写风|写花|梅花|写水|孤独|女子|写湖|西湖|写梅|写桥|写云|写酒|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

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

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⑴永遇乐: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仄韵始自柳永,见于《乐章集》,入“歇指调”。平韵始见于陈允平《日湖渔唱》,自注:“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此为仄韵,双调,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韵。⑵时斋:即沈义父。次韵:即和韵。⑶似语:一作“语似”。⑷梅:一作“悔”。
yǒng
[ [ sòng cháo ] ] wén yīng
xuě yún , , juàn shā fēng , , jīng yàn shī       
yǎn hán xiāo , , píng xián lěng mèng , , dēng zhǎn chún       
kān lián chuāng jǐng , , dōu xián xiù , , dàn jiù chóu       
lín sàn , , luó jīn yìn fěn , , xiù shī 湿 qiàn táo hóng       
西 jiù , , liú lián qīng , , ài jiǔ jiāng huā       
chén xiāo , , qún àn , , tiān yuǎn chuī shēng       
tái zhí xià , , xiāng méi xiàn , , wèi fàng qiáo xiāng       
zhòng móu zuì , , róu xiāng nòng yǐng , , shuǐ qīng qiǎn chù
热度:175 作者: [宋朝] 柳永
类型:写景|写雨|写风|写花|写山|抒情|写人|清明节|踏青|女子|春游|写草|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lán huā màn
[ [ sòng cháo ] ] liǔ yǒng
chāi tóng huā làn màn , , zhà shū qīng míng       
zhèng yàn xìng shāo lín , , xiāng táo xiù , , fāng jǐng píng       
qīng chéng , , jìn xún shèng , , zhòu diāo ān gàn xiǎn chū jiāo shǎng       
fēng nuǎn fán xián cuì guǎn , , wàn jiā jìng zòu xīn shēng       
yíng yíng , , dòu cǎo qīng       
rén yàn , , féng yíng       
xiàng páng wǎng wǎng , , zān duò ěr , , zhū cuì zòng héng       
huān qíng , , duì jiā , , xìn jīn léi qìng jié shān qīng       
pīn què míng cháo yǒng , , huà táng zhěn chūn chéng
热度:177 作者: [五代] 欧阳炯
类型:写花|思念|写人|女子|追忆|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⑴蹙(cù促)——收缩,这里指折叠后出现了皱纹。⑵裛(yì邑)——沾湿,浸染之意。⑶韶颜——年轻美丽的容颜。⑷恁(nèn嫩)——这样。
míng cháo
[ [ dài ] ] ōu yáng jiǒng
huā jiān xiàng jiàn hòu , , zhī píng xiān shǒu , , àn pāo hóng dòu       
rén qián jiě , , qiǎo chuán xīn shì , , bié lái jiù , , chūn zhòu       
luó shàng jīn xiù , , duì duì yuān yāng , , kōng lèi hén tòu       
xiǎng sháo yán fēi jiǔ , , zhōng shì wéi , , zhī nín tōu shòu
热度:116 作者: [唐朝] 张泌
类型:写花|思念|女子|寂寞|写草|写云|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

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⑴五云三岛:仙家所居之处。五云:青、白、赤、黑、黄五色瑞云。”。《云笈七签》:“元洲有绝空之宫,在五云之中。”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三岛:《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药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此“三神山”即“三岛”。《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⑵醮坛——道家求神之台,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祭神坛。⑶刘郎——刘晨。这里泛指所念之人。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以后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guàn
[ [ táng cháo ] ] zhāng
huā yān cǎo , , yún sān dǎo , , zhèng chūn shēn       
mào jiǎn qián xiāo , , xiāng cán shàng jīn       
zhú shū kǎn jìng , , sōng jiào tán yīn       
shì liú láng ? ? xìn chén chén
热度:107 作者: [唐朝] 温庭筠
类型:春天|写雨|写花|女子|寂寞|怀远|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⑴“花映”二句:花柳相映,正是好景,谁知风吹花落,坠于池上绿色浮萍中。⑵“凭栏干”三句:所见远景。凭:倚。萧萧:形容细雨连绵。⑶“近来”二句:近来没有远方信息,洞房之中更觉寂寞。疏索:稀疏冷落。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洞房:幽深的闺房。庾信《小园赋》:“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地;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⑷“掩银屏”三句:银色屏风遮掩,翠色竹帘下垂,苦度春夜。箔(bó伯):竹帘子。《新唐书·卢怀慎传》:“门不施箔。”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引《西京杂记》曰:“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为水文及龙凤象。”又“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金玉珠玑。”所以也称“珠帘”或“珠箔”。
jiǔ quán
[ [ táng cháo ] ] wēn tíng jun1
huā yìng liǔ tiáo , , xián xiàng 绿 píng chí shàng       
píng lán gàn , , kuī làng , , xiāo xiāo       
jìn lái yīn xìn liǎng shū suǒ , , dòng fáng kōng       
yǎn yín píng , , chuí cuì , , chūn xiāo
热度:821 作者: [先秦] 佚名
类型:|写雨|写水|写马|写人|女子|美女|父母|写酒|写雨|女子|写马|写酒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1]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大王您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给您作为女奴,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吴国士作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大王您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大王您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伤害大王所心爱的东西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五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死了)一样。还下令老而无妻的人、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肉。越国未仕而游学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建立了节度,恢复了常规,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集将士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没有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再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我宁愿与吴国一决谁应得到上天的宠爱。如果吴越两国彼此一同破灭,士大夫踩着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吴王接颈交臂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做不行,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损害它,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草着簸箕、扫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我虽然知道这样腰身会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
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们吴国的保护人,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大王您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给您作为女奴,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吴国士作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大王您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大王您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伤害大王所心爱的东西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五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死了)一样。还下令老而无妻的人、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肉。越国未仕而游学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建立了节度,恢复了常规,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集将士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没有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再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我宁愿与吴国一决谁应得到上天的宠爱。如果吴越两国彼此一同破灭,士大夫踩着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吴王接颈交臂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做不行,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损害它,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草着簸箕、扫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我虽然知道这样腰身会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
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们吴国的保护人,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大王您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给您作为女奴,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吴国士作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大王您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大王您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伤害大王所心爱的东西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五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死了)一样。还下令老而无妻的人、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肉。越国未仕而游学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建立了节度,恢复了常规,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集将士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没有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再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我宁愿与吴国一决谁应得到上天的宠爱。如果吴越两国彼此一同破灭,士大夫踩着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吴王接颈交臂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做不行,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损害它,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草着簸箕、扫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我虽然知道这样腰身会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
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们吴国的保护人,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

gōu jiàn miè
[ [ xiān qín ] ] míng
yuè wáng gōu jiàn huì zhī shàng nǎi hào lìng sān jun1 yuē fán xiōng kūn guó xìng yǒu néng zhù guǎ rén móu ér tuì 退 zhě zhī gòng zhī yuè guó zhī zhèng zhǒng jìn duì yuē chén wén zhī jiǎ rén xià dōng zhǐ hàn zhōu shuǐ chē dài suī fāng zhī yōu rán móu chén zhǎo zhī shì yǎng ér suō shí zhì qiú zhī jīn jun1 wáng huì zhī shàng rán hòu nǎi qiú móu chén nǎi hòu gōu jiàn yuē gǒu wén zhī yán hòu zhī yǒu zhí shǒu ér zhī móu suí shǐ 使 zhī háng chéng yuē guǎ jun1 gōu jiàn suǒ shǐ 使 shǐ 使 xià chén zhǒng gǎn chè shēng wén wáng xià zhí shì yuē guǎ jun1 zhī shī jun1 yuàn jīn jun1 zhī qǐng gōu jiàn wáng shì shì yuè guó zhī bǎo cóng guǎ jun1 shuài yuè guó zhī zhòng cóng jun1 zhī shī wéi jun1 zuǒ yòu zhī ruò yuè guó zhī zuì wéi shè jiāng fén zōng miào shěn jīn jiāng yǒu dài jiǎ qiān rén jiāng zhì nǎi yǒu ǒu shì dài jiǎ wàn rén shì jun1 nǎi shāng jun1 wáng zhī suǒ ài shā shì rén níng guó shú chà jiāng tīng zhī chéng jiàn yuē zhī yuè chóu chóu zhàn zhī guó sān jiāng huán zhī mín suǒ yǒu yuè yǒu yuè jiāng gǎi shì yuán wén zhī rén shuǐ rén shuǐ shàng dǎng zhī guó gōng ér shèng zhī néng néng chéng chē yuè guó gōng ér shèng zhī néng néng chéng zhōu shī jun1 miè zhī shī suī huǐ zhī yuè rén shì měi rén zhī tài zǎi yuē gǒu shè yuè guó zhī zuì yòu yǒu měi zhě jiāng jìn zhī tài zǎi jiàn yuē wén zhī guó zhě zhī ér jīn yòu qiú yān chà zhī chéng ér zhī gōu jiàn shuō guó rén yuē guǎ rén zhī zhī ér yòu guó zhí chóu bào bǎi xìng zhī zhōng yuán guǎ rén zhī zuì guǎ rén qǐng gèng shì zàng zhě wèn shāng zhě yǎng shēng zhě diào yǒu yōu yǒu sòng wǎng zhě yíng lái zhě mín zhī suǒ è mín zhī rán hòu bēi shì chà huàn shì sān bǎi rén shēn qīn wéi chà qián gōu jiàn zhī nán zhì běi zhì ér dōng zhì yín 西 zhì miè guǎng 广 yùn bǎi nǎi zhì kūn ér shì zhī yuē guǎ rén wén zhī xián jun1 fāng zhī mín guī zhī ruò shuǐ zhī guī xià jīn guǎ rén néng jiāng shuài èr sān fān lìng zhuàng zhě lǎo lìng lǎo zhě zhuàng shí jià yǒu zuì zhàng èr shí yǒu zuì jiāng miǎn zhě gào gōng lìng shǒu zhī shēng zhàng èr jiǔ quǎn shēng èr jiǔ tún shēng sān rén gōng zhī shēng èr gōng zhī dāng shì zhě sān nián shì zhèng zhī sān yuè shì zhèng zàng mái zhī lìng guǎ zhěn pín bìng zhě huàn shì jié měi bǎo shí ér zhī fāng zhī shì lái zhě miào zhī gōu jiàn zǎi dào zhī zhōu háng guó zhī zhī yóu zhě yǒu de wéi shì piān páng chuò wèn míng fēi shēn zhī suǒ zhǒng shí fēi rén zhī suǒ zhī shí nián shōu guó mín yǒu sān nián zhī shí guó zhī xiōng qǐng yuē zhě chà chǐ jun1 zhū hóu zhī guó jīn yuè guó jiē qǐng bào zhī gōu jiàn yuē zhě zhī zhàn fēi èr sān zhī zuì guǎ rén zhī zuì guǎ rén zhě ān zhī chǐ qǐng yōng zhàn xiōng yòu qǐng yuē yuè fēng zhī nèi qīn jun1 yóu ér bào zhī chóu chén ér bào jun1 zhī chóu yǒu gǎn jìn zhě qǐng zhàn gōu jiàn zhī nǎi zhì zhòng ér shì zhī yuē guǎ rén wén zhī xián jun1 huàn zhòng zhī ér huàn zhì háng zhī shǎo chǐ jīn chà shuǐ zhī jiǎ zhě 亿 yǒu sān qiān huàn zhì háng zhī shǎo chǐ ér huàn zhòng zhī jīn guǎ rén jiāng zhù tiān miè zhī zhī yǒng jìn tuì 退 jìn shǎng tuì 退 xíng yǒu cháng shǎng jìn yòng mìng tuì 退 chǐ yǒu cháng xíng guǒ háng guó rén jiē quàn miǎn xiōng miǎn miǎn yuē shú shì jun1 ér shì bài yòu yòu bài zhī méi yòu jiāo bài zhī chà háng chéng yuē guǎ rén zhī shī jun1 qǐng jīn jun1 zhī gōu jiàn duì yuē tiān yuè ér shòu mìng jīn tiān yuè yuè tīng tiān zhī mìng ér tīng jun1 zhī lìng qǐng wáng yǒng dōng jun1 wéi èr jun1 chà duì yuē guǎ rén xiān fàn jun1 ruò wàng zhōu shì ér wéi chén guǎ rén zhī yuàn jun1 ruò yuē jiāng cán shè miè zōng miào guǎ rén qǐng miàn shì tiān xià yuè jun1 suí miè        [ [ 1 1 ] ]
热度:186 作者: [清代] 纪昀
类型:写人|女子|写鬼|友人|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

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

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曹强居之。

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

曹殊不畏。

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

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

”鬼技穷,倏然。

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guǐ / / cáo nóng zhú yán
[ [ qīng dài ] ] yún
cáo nóng zhú yán , , xiōng wǎng yáng zhōu , , jīng yǒu rén jiā       
shí shèng xià , , yán zuò shū , , shèn xuān shuǎng , , xià zhōng       
yǒu rén yuē : : shì yǒu mèi , ,       
cáo qiáng zhī       
bàn , , yǒu mén , , báo jiá zhǐ       
shì hòu , , jiàn kāi zhǎn zuò rén xíng , , nǎi       
cáo shū wèi       
shé zuò guǐ zhuàng       
cáo xiào yuē : : yóu shì , , dàn shāo luàn ; ; yóu shì shé , , dàn shāo zhǎng , , wèi ? ? zhāi shǒu zhì àn shàng       
cáo yòu xiào yuē : : yǒu shǒu shàng wèi , , kuàng shǒu       
guǐ qióng , , shū rán       
guī zài xiǔ 宿 , , bàn , , mén yòu , , shǒu , , zhé tuò yuē : : yòu bài xìng ? ? j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