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注释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辅:辅助。好:喜好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审:详细。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 非:以……为非。未安:不稳妥的地方。臆度(yì 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专在:专门存在于某人。唯,只。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而或:但却。不肖:不成器的人。是故:因此。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贤:道德才能高。破:破解。理:真理。知:了解,明白。强:勉强。不屑:不重视,轻视。问说:关于勤问的论说。几:几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忌:嫉妒。或:有时。妄:胡乱地。得:某一方面的见解。
wèn
问
shuō
说
[
[
xiān
先
qín
秦
]
]
liú
刘
kāi
开
jun1
君
zǐ
子
xué
学
bì
必
hǎo
好
wèn
问
。
。
wèn
问
yǔ
与
xué
学
,
,
xiàng
相
fǔ
辅
ér
而
háng
行
zhě
者
yě
也
。
。
fēi
非
xué
学
wú
无
yǐ
以
zhì
致
yí
疑
,
,
fēi
非
wèn
问
wú
无
yǐ
以
guǎng
广
shí
识
;
;
hǎo
好
xué
学
ér
而
bú
不
qín
勤
wèn
问
,
,
fēi
非
zhēn
真
néng
能
hǎo
好
xué
学
zhě
者
yě
也
。
。
lǐ
理
míng
明
yǐ
矣
,
,
ér
而
huò
或
bú
不
dá
达
yú
于
shì
事
;
;
shí
识
qí
其
dà
大
yǐ
矣
,
,
ér
而
huò
或
bú
不
zhī
知
qí
其
xì
细
,
,
shě
舍
wèn
问
,
,
qí
其
xī
奚
jué
决
yān
焉
?
?
xián
贤
yú
于
jǐ
己
zhě
者
,
,
wèn
问
yān
焉
yǐ
以
pò
破
qí
其
yí
疑
,
,
suǒ
所
wèi
谓
“
“
jiù
就
yǒu
有
dào
道
ér
而
zhèng
正
”
”
yě
也
。
。
bú
不
rú
如
jǐ
己
zhě
者
,
,
wèn
问
yān
焉
yǐ
以
qiú
求
yī
一
dé
得
,
,
suǒ
所
wèi
谓
“
“
yǐ
以
néng
能
wèn
问
yú
于
bú
不
néng
能
,
,
yǐ
以
duō
多
wèn
问
yú
于
guǎ
寡
”
”
yě
也
。
。
děng
等
yú
于
jǐ
己
zhě
者
,
,
wèn
问
yān
焉
yǐ
以
zī
资
qiē
切
cuō
磋
,
,
suǒ
所
wèi
谓
jiāo
交
xiàng
相
wèn
问
nán
难
(
(
n
n
à
à
n
n
)
)
,
,
shěn
审
wèn
问
ér
而
míng
明
biàn
辨
zhī
之
yě
也
。
。
《
《
shū
书
》
》
bú
不
yún
云
hū
乎
?
?
“
“
hǎo
好
wèn
问
zé
则
yù
裕
。
。
”
”
mèng
孟
zǐ
子
lùn
论
:
:
“
“
qiú
求
fàng
放
xīn
心
”
”
,
,
ér
而
bìng
并
chēng
称
yuē
曰
“
“
xué
学
wèn
问
zhī
之
dào
道
”
”
,
,
xué
学
jí
即
jì
继
yǐ
以
wèn
问
yě
也
。
。
zǐ
子
sī
思
yán
言
“
“
zūn
尊
dé
德
xìng
性
”
”
,
,
ér
而
guī
归
yú
于
“
“
dào
道
wèn
问
xué
学
”
”
,
,
wèn
问
qiě
且
xiān
先
yú
于
xué
学
yě
也
。
。
shì
是
jǐ
己
ér
而
fēi
非
rén
人
,
,
sú
俗
zhī
之
tóng
同
bìng
病
。
。
xué
学
yǒu
有
wèi
未
dá
达
,
,
qiáng
强
yǐ
以
wéi
为
zhī
知
;
;
lǐ
理
yǒu
有
wèi
未
ān
安
,
,
wàng
妄
yǐ
以
yì
臆
dù
度
。
。
rú
如
shì
是
,
,
zé
则
zhōng
终
shēn
身
jǐ
几
wú
无
kě
可
wèn
问
zhī
之
shì
事
。
。
xián
贤
yú
于
jǐ
己
zhě
者
,
,
jì
忌
zhī
之
ér
而
bú
不
yuàn
愿
wèn
问
yān
焉
;
;
bú
不
rú
如
jǐ
己
zhě
者
,
,
qīng
轻
zhī
之
ér
而
bú
不
xiè
屑
wèn
问
yān
焉
;
;
děng
等
yú
于
jǐ
己
zhě
者
,
,
xiá
狎
x
x
i
i
á
á
zhī
之
ér
而
bú
不
gān
甘
wèn
问
yān
焉
,
,
rú
如
shì
是
,
,
zé
则
tiān
天
xià
下
jǐ
几
wú
无
kě
可
wèn
问
zhī
之
rén
人
。
。
zhì
智
zhě
者
qiān
千
lǜ
虑
,
,
bì
必
yǒu
有
yī
一
shī
失
。
。
shèng
圣
rén
人
suǒ
所
bú
不
zhī
知
,
,
wèi
未
bì
必
bú
不
wéi
为
yú
愚
rén
人
zhī
之
suǒ
所
zhī
知
yě
也
;
;
yú
愚
rén
人
zhī
之
suǒ
所
néng
能
,
,
wèi
未
bì
必
fēi
非
shèng
圣
rén
人
zhī
之
suǒ
所
bú
不
néng
能
yě
也
。
。
lǐ
理
wú
无
zhuān
专
zài
在
,
,
ér
而
xué
学
wú
无
zhǐ
止
jìng
境
yě
也
,
,
rán
然
zé
则
wèn
问
kě
可
shǎo
少
yē
耶
?
?
《
《
zhōu
周
lǐ
礼
》
》
,
,
wài
外
cháo
朝
yǐ
以
xún
询
wàn
万
mín
民
,
,
guó
国
zhī
之
zhèng
政
shì
事
shàng
尚
wèn
问
jí
及
shù
庶
rén
人
,
,
shì
是
gù
故
guì
贵
kě
可
yǐ
以
wèn
问
jiàn
贱
,
,
xián
贤
kě
可
yǐ
以
wèn
问
bú
不
xiāo
肖
,
,
ér
而
lǎo
老
kě
可
yǐ
以
wèn
问
yòu
幼
,
,
wéi
唯
dào
道
zhī
之
suǒ
所
chéng
成
ér
而
yǐ
已
yǐ
矣
。
。
kǒng
孔
wén
文
zǐ
子
bú
不
chǐ
耻
xià
下
wèn
问
,
,
fū
夫
zǐ
子
xián
贤
zhī
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