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堂前树林枝叶茂盛,仲夏时节储存着清凉的树阴。南风顺应时令吹来,旋风撩起我的衣襟。停止结交世俗朋友,专心从事悠闲的事业,有时躺着有时起来,随意地读书弹琴。园子里的蔬菜生长得十分茂盛,去年的谷物至今还储存着。经营自己的生活应该有个限度,超过限度的富足不是我所崇尚的。把高粱舂好酿成美酒,酒熟了我自斟自饮。...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蔼蔼:茂盛的样子。中夏:仲夏,农历五月。凯风:南风。回飙:旋风。息交:停止结交世俗朋友。闲业:悠闲的事业,指读书、弹琴等。滋:滋味。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过足:过度的富足。舂秫:把高粱舂好。弱子:幼小的儿子。华簪:华贵的冠簪,代指富贵功名。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这首诗是陶渊明隐居时期所作。郭主簿是陶渊明的友人,两人可能有诗歌唱和往来。陶渊明在经历了仕途的不顺后,回归田园,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质朴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幽的景象,堂前树林的清阴和南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停止交游,专注于读书弹琴,园蔬谷粮充足,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一句,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生活应适度,不追求过度的富足。最后,诗人描写了幼子在身边嬉...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1.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等,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生动地表现出生活场景。3. 诗中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如“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倡导人们生...
来源:《和郭主簿》
热度:0 作者: 陶渊明
《和郭主簿》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艺术特色上,语言质朴无华,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摒弃。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妻子连年累月生病,她把丈夫叫到跟前有话要说。正要说话还没来得及说,不知怎么就泪如雨下。她再三叮嘱丈夫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别让孩子们又饿又冷;如果孩子们犯了错,千万不要打骂他们。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心里对孩子是万分牵挂。妻子死后,孩子没衣穿,短袄也没有里子。丈夫只好关上房门堵上窗户,把孤儿留在家里...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连年累岁:指患病时间长久。丈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翩翩: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属累:托付。莫我儿:即“莫使我儿”,不要让我的孩子。笪笞:鞭打。行当折摇:即将死去。折摇,夭折。乱: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这里指诗歌的尾声。襦:短袄。里:指短袄的衬里。牖:窗户。亲交:熟人、朋友。饵:糕饼。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妇病行》是一首汉代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瑟调曲》。两汉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尤其是底层人民,常常面临着疾病、饥饿、战乱等多重灾难。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和生活的艰难。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中妻子生病去世后,丈夫和孩子的悲惨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歌以妻子的临终嘱托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牵挂和不舍。妻子死后,丈夫的艰难处境和对孩子的无力照顾,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残酷。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入门见孤儿,...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1. 乐府诗:是汉朝的官方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当时各地的民歌和文人创作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2. 相和歌辞:是乐府诗的一个类别,主要是民间的歌谣,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整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3. 白描手法: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它不注重对事物的细致描绘和渲染,而是用简洁的语言...
来源:《妇病行》
热度:0 作者: 两汉乐府
《妇病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汉代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汉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感受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的挣扎和无奈。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情节感人。它通过妻子的嘱托、丈夫的行动和孩子的啼哭,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家庭的悲剧。同时,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没...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微光闪烁小星星,三三五五在东方。匆匆忙忙连夜行,早晚都在为公务。实在是命运不相同!微光闪烁小星星,还有参星和昴星。匆匆忙忙连夜行,抱着被子和床单。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嘒(huì):微光闪烁的样子。三五:一说指心宿和柳宿,一说为约数,星星稀疏的样子。肃肃:疾行的样子。宵征:夜行。夙夜:早晚,日夜。寔(shí):实,确实。参(shēn)、昴(mǎo):均为星宿名。衾(qīn):被子。裯(chóu):床单。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小吏行役自伤劳苦、悲叹命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妻妾因丈夫移情别恋而自伤。从诗中“夙夜在公”等内容来看,小吏行役说更为合理,反映了当时下层小吏为官府奔波的辛苦生活。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整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描写夜空中闪烁的小星,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肃肃宵征,夙夜在公”直白地写出了小吏为公务日夜奔波的辛劳。“寔命不同”则是小吏对自己命运的悲叹,充满了无奈和哀怨。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小人物在生活重压下的艰难处境。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
来源:《小星》
热度:0 作者: 诗经
《小星》这首诗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小星起兴,引发小吏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在内容上,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吏为了生计不得不日夜奔波,却又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这种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使这首诗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啊!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啊!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没有办法养家啊!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铗:剑柄,这里指剑。长铗归来乎:长铗啊,还是回去吧。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即无法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