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中妻子生病去世后,丈夫和孩子的悲惨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歌以妻子的临终嘱托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牵挂和不舍。妻子死后,丈夫的艰难处境和对孩子的无力照顾,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残酷。
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等,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贫困家庭的凄惨景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