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此诗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期,齐人冯谖(xuān)贫困,投靠孟尝君田文门下做食客。起初未受重视,待遇不佳,他便三次弹铗而歌,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要求。第一次抱怨“食无鱼”,第二次抱怨“出无车”,第三次抱怨“无以为家”。孟尝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立下大功。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通过三次重复“长铗归来乎”,强烈地抒发了冯谖怀才不遇、渴望得到重视的心情。诗歌节奏简单明快,反复咏叹,将冯谖的不满和诉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的社会背景,以及士人渴望凭借自身才能获得地位和待遇的心态。诗中虽无华丽的辞藻,但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各国贵族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纷纷招揽贤才,这些贤才被称为“士”,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贵族出谋划策,有的还在政治、...
来源:《弹铗歌》
热度:0 作者: 先秦无名氏
《弹铗歌》虽简短,但意义深远。从诗歌本身来看,它是冯谖内心情绪的直接宣泄。他通过反复吟唱“长铗归来乎”,像一个信号,不断引起孟尝君的注意。每一次的诉求都从物质层面逐步深入,反映出他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从文化背景角度,这首诗是战国时期士人文化的一个缩影。当时的士人渴望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积极寻找机...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往年的酒友,往年游玩的地方,往年的美好春色。如今清明又快到了,我却漂泊天涯,成为他乡之客。想起过去的时光难以再得,回忆起从前的欢乐,都已成为陈旧的往事。我登上高处,满心怨恨却无话可说,只能暗自拍打栏杆。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年时:往年,当年。春色:既指春天的景色,也可象征美好的时光。为客:作客他乡,漂泊在外。过眼:指过去,消逝。前欢:从前的欢乐。陈迹:过去的事迹,旧迹。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曹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举不第。这首词可能是他在漂泊异乡、仕途不顺时所作。清明时节,本是家人团聚、踏青游玩之时,而他却远离家乡,触景生情,回忆起往年的欢乐时光,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惆怅的词。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词的上阕通过“年时”的三次重复,强调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一句,点明时间和自身处境,形成今昔对比,突出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凄凉。下阕“念过眼光阴难再得”,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想前欢,尽成陈迹”进一步强调了过去的欢乐已不复存在。最后“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通过动作描...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忆少年》是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曹组,北宋词人,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他的词以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著称,多写男女恋情、相思离别等题材。
来源:《忆少年》
热度:0 作者: 曹组
这首《忆少年》是一首典型的伤春怀人之作。词人在清明时节,身处异乡,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惆怅。从写作手法上看,词人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孤独进行对比,使情感更加深沉。同时,通过动作描写,如“把阑干暗拍”,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你乘船到闽国远去,月亮缺了又再圆。秋风在渭水之上吹起,长安城里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回忆起当时在这里聚会的夜晚,那时正下着雷雨,让人感到阵阵寒意。你乘坐的船还没有回来,消息如在海云的那边。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蟾蜍:指代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所以常用蟾蜍来代称月亮。亏复圆:指月亮缺了又圆,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很久。渭水:渭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流入黄河。兰桡:用兰木做的桨,这里代指船。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此诗是贾岛为忆念一位到福建一带去的姓吴的朋友而作。友人乘船远去,贾岛在长安苦苦思念,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这首诗意境雄浑壮阔,情感真挚深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是千古名句,通过描写秋风、渭水、落叶、长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烘托出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1. 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注重词句锤炼。2. 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感。3. “蟾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月亮,这是一种文化意象。
来源:《忆江上吴处士》
热度:0 作者: 贾岛
这首诗开篇点明友人远去的地点和时间之久,“蟾蜍亏复圆”暗示时间的流逝。颔联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秋风、渭水、落叶、长安,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颈联回忆与友人聚会时的情景,“雷雨寒”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天气,也烘托出离别的凄凉。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不知道友人何时归来,消息也如...
来源:《忧苦》
热度:0 作者: 未知
我的心里满怀忧愁啊,哀伤祖国遭遇祸殃。离开故都九年不能回去啊,孤独地一人走向南方。想起国内污浊的世风啊,我内心烦乱不能忍受。沿着荒草野径呼唤疾风啊,从容地漫步在山弯。走遍了平坦的曲岸啊,四周寂静空虚又寂寞。靠着山岩我涕泪交流啊,忧伤憔悴毫无欢乐。登上高高山顶长久站立啊,遥望南方郢都仔细眺望。山路漫长...
来源:《忧苦》
热度:0 作者: 未知
悁(yuān)悁:忧愁的样子。辞九年:离开九年。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廋(sōu):山的弯曲处。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峻。企:踮起脚跟。郢(yǐng):楚国都城。玄鹤:黑鹤。三鸟:古代神话中的三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这里代指乐器。殫(dān):尽...
来源:《忧苦》
热度:0 作者: 未知
此诗具体作者不详,但从内容可推测创作于先秦时期楚国动荡之时。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奸佞当道,忠良被谗,诗人可能因忧国忧民,不满现实,却又无法改变现状,且自身遭受放逐,远离故都,在这种痛苦和无奈的心境下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和对祖国命运的深切担忧。
来源:《忧苦》
热度:0 作者: 未知
这首诗情感深沉悲痛,充满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哀伤。开篇便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对祖国逢殃的哀伤。“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叙述了自己长久的放逐生涯,孤独凄凉之感跃然纸上。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如“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玄鹤在高冈上鸣叫,营造出一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