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送段九秀才归澧州》
热度:0 作者: 吕温
诗开篇以“湘南孤白芷”自比或比友人,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且不被赏识的状态。“岂有馨香发,空劳知处深”进一步强调虽有美好品质却难以散发芬芳、不为人知的遗憾。“摧贤路已隔,赈乏力不任”则流露出诗人对贤才被摧残的愤懑以及自己无力救助的无奈。“惭我一言分,贞君千里心”体现出诗人的谦逊和对友人坚定远行的敬佩。...
来源:《送段九秀才归澧州》
热度:0 作者: 吕温
1. 白芷在古代常被视为香草,象征美好品德。2. 兼金是古代对优质金子的称呼。3. 吕温是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有现实意义。
来源:《送段九秀才归澧州》
热度:0 作者: 吕温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白芷自喻或喻友人,表达了贤才不遇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又有对自身无力相助的愧疚。同时,诗人强调了情义与真诚的重要性,鼓励友人坚守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不要被困境和消极情绪所影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品德的...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零陵的郊野长满了香草,如同凤凰雏鸟般优秀的韩宾飞进了那翠绿的山峦。他就像当年的杨方归来后成就了美好的篇章,又似张载离别后留下了著名的山铭。家中兰陔之地的花朵刚刚结出,而他如同桂树上新长出的枝条,色泽更加青翠。我要告诉儒林的前辈们,如今我从此两鬓也渐渐斑白了。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零陵:地名,在今湖南永州。香草:象征美好的事物或品德。郊坰:郊外。丹穴: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优秀人才的出处。雏飞:比喻年轻人取得成就。翠屏:翠绿的山峦,也可指代美好的环境。孝若:指杨方,东晋时人,以才学著称。画赞:一种文体,这里可能指杨方的作品。孟阳:指张载,西晋文学家,有《剑阁铭》等...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此诗创作于唐朝,当时韩宾科举及第并回家省亲。刘禹锡听闻此事,写下此诗赞美韩宾,并祝贺时任永州刺史的韩十五曹长。在唐朝,科举是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科举及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亲友之间常以诗歌相贺。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首诗以景起兴,开篇描绘了零陵郊野香草茂盛的美景,为全诗营造了美好的氛围。“丹穴雏飞入翠屏”将韩宾比作从丹穴飞出的凤凰雏鸟,形象地赞美了他的优秀和科举及第后的荣耀。颔联运用典故,以杨方和张载自比,暗示韩宾也将像他们一样留下优秀的作品,展现出对韩宾才华的高度赞赏。颈联通过“兰陔旧地”和“桂树新枝”的对...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1. 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分为多个科目,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科举及第者往往能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2. 用典:在古代诗歌中,用典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引用历史故事或前人的作品来丰富诗歌的内涵,增强表现力。3. 香草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香草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品德、高洁...
来源:《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祝贺韩宾科举及第并回家省亲而作。诗歌开篇描绘了零陵的自然美景,为韩宾的出场营造了美好的背景。接着,诗人运用典故赞美韩宾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他的高度期望。颈联则关注到韩宾的家庭和他个人的发展,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尾联诗人感慨自己的岁月流逝,同时也为韩宾等后辈的崛起感到欣慰。整首诗既...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主将秉持着神奇的谋略,真正的军队不依靠凶猛的威力。在严寒的冬天里,将军对士兵的一次安抚胜过厚重的棉衣。将军的威严如霜剑般夺去了众景的光彩,又如夜空中的星辰让其他星星失去了光辉。就像苍鹰独立时,恶鸟都不敢飞翔。武牢关像锁住了天关,河桥如同掌控着大地的关键。大将凭借什么来安稳局势,能坚守此地的人实在稀少...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上将:指主将,这里指河阳李大夫。秉:秉持,持有。神略:神奇的谋略。至兵:真正的军队。猛威:凶猛的威力。抚:安抚。霜剑:形容将军的威严如霜剑般锋利。武牢:即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锁天关:形容武牢关地势险要,如同锁住了天关。河桥:指河阳桥,在今河南孟州南。纽地机:指河桥是掌控大地的关键。轻肥:轻...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久试不第,生活贫困。这首诗是他为了向河阳李大夫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期望得到赏识而作。诗人可能希望通过赞美李大夫的才能和功绩,来获得他的举荐和帮助,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这首诗开篇赞扬了李大夫的神略和军队的威严,通过“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气势。“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则以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威慑力。诗中还描绘了武牢关和河桥的险要地势,突出了李大夫守卫此地的重要性。后半部分,诗人对比了贫士和贵门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最...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1.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风格古朴、深沉。2. 武牢关和河桥都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3. “轻肥”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来源:《上河阳李大夫》
热度:0 作者: 孟郊
这首诗是孟郊为了向河阳李大夫表达敬意和寻求帮助而创作的。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李大夫的才能和功绩。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李大夫的军事才能和军队的威严,通过对霜剑、夜星、苍鹰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后半部分则通过贫士和贵门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
来源:《伤愚溪三首》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溪水悠悠流淌,春天自然到来,草堂没有主人,燕子依旧飞回。隔着帘子只看见庭院中的青草,一树山石榴依然盛开。怀素的几行草书留在破败的墙壁上,柑橘树千株已属于邻家。只看见里门的通德榜,残阳中寂寞地驶出樵车。柳树成荫的门巷和竹林依旧存在,野草青苔一天比一天多。纵然有邻居懂得吹笛,昔日的好友还有谁会来呢?
来源:《伤愚溪三首》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愚溪:在今湖南永州西南,本名冉溪。柳宗元谪居于此,改其名为愚溪,并结庐溪边。草圣:指唐代书法家怀素。这里可能是说愚溪附近旧壁上有怀素的题字。木奴:指柑橘。《襄阳记》载,李衡种柑橘千株,临死时对儿子说:“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通德榜:据《后汉书·郑玄传》,郑玄的乡里为...
来源:《伤愚溪三首》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悼念好友柳宗元而作。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在愚溪畔筑屋而居,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重游愚溪,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组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来源:《伤愚溪三首》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组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愚溪畔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柳宗元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一首诗中,溪水悠悠、燕子飞回、中庭草盛、山榴花开,这些景象看似生机勃勃,但草堂无主,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第二首诗中,怀素的题字留在坏壁上,柑橘树已属邻家,通德榜在残阳下显得寂寞,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第三首诗中,柳门竹...
来源:《伤愚溪三首》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1.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2.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成就极高,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3. 怀素是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4.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