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甘草子》
热度:0 作者: 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在市井中生活,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这首《甘草子》可能是柳永描写一位女子在秋夜思念情郎的情景。当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较为常见,柳永善于捕捉这类细腻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词作展现出来。
来源:《甘草子》
热度:0 作者: 柳永
这首词以景起笔,“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描绘出一幅秋末雨打残荷的凄凉画面,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雨停月出,然而清冷的月光却更增添了几分寒意,“鸳鸯浦”的描写与女子的单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她的孤独寂寞。下阕转入对女子心理的刻画,“池上凭阑...
来源:《甘草子》
热度:0 作者: 柳永
1.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2. 《甘草子》是词牌名,有不同的格律,柳永这首词的格律属于其中一种。3. 诗词中常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如本词中用秋暮、衰荷、冷月等景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和思念。
来源:《甘草子》
热度:0 作者: 柳永
这首《甘草子》是柳永婉约词的典型代表。从艺术手法上看,它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秋夜的凄凉之景与女子的孤独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开篇的写景,不仅描绘了秋末的自然景象,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凄凉。在情感表达上,柳永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子的孤独、忧愁和对情郎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倚栏愁思到与鹦鹉念叨情郎言...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清晨,因兴致所至,我乘船顺流越过江岘。水中的沙禽,离近了才能辨认;江边的树木,远看难以分辨。渐渐来到鹿门山,山色明媚,一片浅绿。山岩水潭曲折蜿蜒,行船屡次回转。昔日听闻庞德公在此采药后一去不返。他在金涧培育芝术,石床上布满了苔藓。众多的往事让我感慨这里的前辈,我揽衣登山去寻访遗迹。庞德公的隐居遗迹如...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江岘:襄阳城南的岘山临江,所以称江岘。浦树:水边的树。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庞德公:东汉隐士,隐居在鹿门山,采药不返。芝术:芝草和术草,古人认为是延年益寿的草药。耆旧:年高望重的人,这里指庞德公等前辈隐士。结揽:揽衣,撩起衣服。偃蹇:形容树枝盘曲的样子。回舻:驾船返回。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期间。鹿门山在襄阳东南,是东汉隐士庞德公隐居之地。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对隐居生活既有向往,又渴望有所作为。登上鹿门山,缅怀先贤,孟浩然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这首诗先写清晨乘舟前往鹿门山的途中所见之景,沙禽、浦树、山景,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接着引出庞德公的典故,表达对这位前辈隐士的敬仰和追慕之情。“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既感叹遗迹犹在,又惋惜高尚风范难以再寻,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感慨。最后以“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2.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他拒绝出仕,隐居鹿门山,采药自给,是襄阳地区著名的隐士代表,对后世文人的隐居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3. 诗中的“芝术”在古代被视为仙草,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常与隐士的生活...
来源:《登鹿门山怀古》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登鹿门山怀古》是孟浩然的一首经典诗作。诗的开篇通过“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点明时间和出行方式,展现出诗人随性而至的兴致。接着对沿途景色的描写,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江上晨景图。当到达鹿门山后,诗人笔锋一转,引入庞德公的故事,借古人之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在寻访庞德公遗迹的过程中,...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西园里百花盛开,南陌上芳草散发着香气,在晴朗、温暖的清明过后,一片明媚的春光。人们在水上嬉戏,船只划动,举办着修禊的宴饮,银色的池塘仿佛被染上了色彩,金色的堤岸如同锦绣一般。到处都是公子王孙,还有许多歌妓,他们常常携手同行。这让离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触目伤怀,都勾起了往日的回忆。离别已经很久了。当...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花发西园:西园里百花盛开。西园,泛指园林。草薰南陌:南陌上芳草散发着香气。薰,香气。南陌,南边的道路。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乍晴轻暖:天气刚刚放晴,微微温暖。水嬉:水上嬉戏。禊饮:古人于三月上巳日在水边宴饮,以祓除不祥,称为禊饮。银塘:银色的池塘。金堤:金色的堤岸。王孙:贵族子弟。游妓:歌妓。...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失利。此词可能创作于他漂泊在外、仕途不顺之时。他回忆起在京城时的繁华生活,与如今的离人处境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失落。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清明过后的明媚春光和人们的游乐场景,然而“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一句,笔锋一转,点明离人面对美景反而勾起了往日的伤痛。下阕回忆当年在帝城的奢华生活,“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体现出当时的放纵与快意。但“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又回到现实,表达了对过...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1.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多描写市井生活和男女之情,语言通俗,情感细腻。2. “禊饮”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活动,通常在三月上巳日举行,人们在水边宴饮、沐浴,以祓除不祥。3. “呼庐”是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在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豪赌的场景。4. “秦楼”在文学作品中常与爱情、歌楼妓院...
来源:《笛家弄》
热度:0 作者: 柳永
从结构上看,这首词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上阕描绘眼前的春光和游乐场景,是现实的描写;下阕回忆当年在帝城的生活,是过去的情景。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词人如今的孤独和失落。在情感表达上,词人先以乐景写哀情,用明媚的春光和热闹的游乐场景衬托出离人的伤感。而后回忆过去的奢华生活,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过去的落差。...
来源:《赠卢八象》
热度:0 作者: 崔颢
客人从巴水渡过,传来你逆水行舟的消息。那天风波已经停止,高堂前的雨也停了一半。蜀道上满是青山,绿水朝着荆州流去。
来源:《赠卢八象》
热度:0 作者: 崔颢
巴水:水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溯行舟:逆水行船。风波霁:风浪停止。霁,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气放晴。高堂:高大的厅堂。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处的地方。蜀道: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这里泛指蜀地的道路。荆州:古代九州之一,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来源:《赠卢八象》
热度:0 作者: 崔颢
关于《赠卢八象》的具体创作背景,资料记载较少。崔颢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繁荣,文人之间交往频繁。此诗可能是崔颢在听闻友人卢八象逆水行舟前往荆州途中,结合当时的天气和地理环境等有感而发创作的赠别诗,以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
来源:《赠卢八象》
热度:0 作者: 崔颢
这首诗开篇点明友人卢八象从巴水而来,逆水行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行程艰难的基调。“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风波平息、雨势渐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可能暗示着友人旅途的艰辛即将过去。“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则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蜀道上青山连绵,绿水悠悠流向荆州,既写出了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