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云居寺孤桐》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14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云居寺孤桐》拼音版
yún tóng
[ [ táng cháo ] ] bái
zhū qīng , , qiān 绿 yún wěi       
tíng tíng zhàng , , gāo yóu wèi       
shān sēng nián jiǔ shí , , qīng jìng lǎo       
yún shǒu zhǒng shí , , qīng tóng       
zhí cóng méng , , gāo háo shǐ       
miàn zhī , , zhōng xīn yǒu tōng       
yán shēn zhě , , zhí dāng
例句
与其学那俗态,~,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云居寺孤桐译文
有一株如同青玉般挺立的梧桐树,千万片叶子像绿云般下垂。它高高地挺立着,足有五丈多高,然而它向上生长的志向似乎还没有停止。寺庙里的老和尚已经九十岁了,他清静无为,长寿至今。老和尚自己说,在这棵树还是一颗青桐种子的时候,是他亲手种下的。它从萌芽开始就一直笔直地生长,从细小的毫末开始渐渐长高。这棵树的四周没有旁逸斜出的附枝,树干的中心有通达的纹理。我想告诉那些立身处世的人,做人就应该像这棵孤桐一样,正直而独立。
云居寺孤桐注解
  1. 青玉:形容梧桐树树干的颜色和质地如同青玉般温润、挺立。
  2. 绿云委:“绿云”指叶子繁茂如绿云,“委”有下垂之意,形容叶子茂盛下垂的样子。
  3. 亭亭:形容树木高耸直立的样子。
  4. 高意:向上生长的意愿、志向。
  5. 山僧:云居寺里的和尚。
  6. 萌芽拔:从萌芽状态开始生长,“拔”有生长、突出的意思。
  7. 毫末:指树木的细小嫩芽,比喻极微小的事物。
  8. 附枝:旁生的枝条。
  9. 通理:指梧桐树树干中心的纹理通达。
  10. 孤直:独立、正直,不依附他人。
云居寺孤桐创作背景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云居寺孤桐》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云居寺游览时所作。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官场存在着各种势力的纠葛和斗争。白居易一生积极用世,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在云居寺看到这棵孤桐后,他有感于孤桐的形态和品质,借物抒情,以孤桐自比或者劝诫世人,表达自己对正直、独立人格的崇尚,以及对在复杂社会中如何立身处世的思考。
云居寺孤桐赏析

《云居寺孤桐》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开篇“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梧桐树的外在形态,将其比作青玉,突出其挺拔、温润的质感,“千叶绿云委”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繁茂,“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则进一步强调了它的高大以及向上生长的志向,为后文的托物言志做了铺垫。

接着,“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通过山僧的讲述,交代了梧桐树的来历,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性。“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强调了梧桐树从萌芽到高大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一种积累和坚持的精神。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梧桐树的外形特点,没有旁逸斜出的附枝,更重要的是借 “中心有通理” 来象征人的内心通达、正直。

最后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诗人直接点明主旨,将孤桐的品质上升到立身处世的高度,告诫人们要像这棵孤桐一样,保持独立、正直的品格,不随波逐流,不依附权贵。整首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将自然之物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又富有深意的特点。

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相关作品

柘枝词

柳暗长廊合,花深小院开。

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

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将军拄□杖,看按柘枝来。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云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