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杭州春望》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70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拼音版
háng zhōu chūn wàng
[ [ táng cháo ] ] bái
wàng hǎi lóu míng zhào shǔ xiá , , jiāng bái qíng shā       
tāo shēng yuán miào , , liǔ chūn cáng xiǎo jiā       
hóng xiù zhī líng kuā shì , , qīng jiǔ chèn huā       
shuí kāi 西 nán , , cǎo 绿 qún yāo dào xié
例句
不是要开大会吗?~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杭州春望古诗译文

望海楼在黎明曙光与彩霞的映照下格外明艳,护江堤在晴日沙滩的映衬下显得洁白无瑕。夜晚,江涛声声传入伍员庙;春天,柳色葱茏,似乎把苏小小的家藏在了其中。身着红袖的女子织出柿蒂花纹的绫罗,还不忘自我夸赞;酒铺前青色的酒旗迎风招展,人们趁着梨花盛开的时节来买酒。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寺西南的道路呢?那绿草如茵的长堤就像一道倾斜的绿色裙腰。

杭州春望古诗注解
  • 望海楼:杭州城东楼名。
  • 护江堤: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潮水的长堤。
  • 伍员庙:在杭州吴山(又称胥山)上,旧称胥山庙,为纪念伍子胥而建。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奔吴国,曾帮助吴王阖闾伐楚,后因劝阻吴王夫差伐越,被赐剑自杀。
  • 苏小家: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
  • 红袖:指织绫的女子。
  • 柿蒂:绫的花纹。
  • 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青色酒旗。
  • 梨花:梨花春,酒名。
  • 湖寺:指孤山寺。
  • 裙腰:比喻西湖长堤。
杭州春望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或四年春,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对西湖进行了治理,修建堤坝等水利工程,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一个春日,他登上望海楼,俯瞰杭州城内外的春日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杭州春日风光的佳作。

杭州春望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春日即景诗,全诗紧扣“春”和“望”展开,描绘了杭州春日的美丽风光与繁荣景象。首联“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从大处着眼,通过“望海楼”“曙霞”“护江堤”“晴沙”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杭州春景图,给人以开阔之感。颔联“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涛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柳色”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藏”字用得尤为精妙,赋予了柳色一种灵动的美感。颈联“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描绘了杭州百姓的生活场景,“红袖”与“青旗”色彩对比鲜明,“夸”和“趁”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人们的生活情趣。尾联“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西湖长堤,将长堤比作绿色的裙腰,形象地写出了长堤的蜿蜒曲折与生机勃勃。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既展现了杭州春日的美景,又流露出诗人对杭州的喜爱之情。

杭州春望知识点

1.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 伍员即伍子胥,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事迹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了忠诚和智慧的象征。

3. 苏小小是南齐时期的钱塘名妓,她才貌出众,且钟情于山水,其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了杭州文化的一个符号。

4. 诗中的“柿蒂”绫是杭州的特色纺织品,反映了当时杭州纺织业的发达。

5. “梨花春”是当时杭州的一种美酒,体现了当地的酒文化。

杭州春望讲解

同学们,我们来一起学习白居易的这首《杭州春望》。这首诗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杭州春日画卷。诗人站在望海楼上,看到了曙光中的望海楼和洁白的护江堤,这是一种宏大的场景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城的大气。夜晚的涛声传入伍员庙,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声音,更让我们联想到了伍子胥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给诗歌增添了历史

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相关作品

柘枝词

柳暗长廊合,花深小院开。

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

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将军拄□杖,看按柘枝来。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云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