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寒闺怨》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浏览量:89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寒闺怨》拼音版
hán guī yuàn
[ [ táng cháo ] ] bái
hán yuè chén chén dòng fáng jìng , , zhēn zhū lián wài tóng yǐng       
qiū shuāng xià shǒu xiān zhī , , dēng cái féng jiǎn dāo lěng
例句
祝愿天下的老人都百龄眉寿,幸福安康!
寒闺怨古诗译文

寒夜的月亮昏沉暗淡,深邃的闺房一片寂静。透过珍珠串成的门帘,能看到外面梧桐树的影子。秋天的霜露即将降下,手上最先感觉到了寒意。在灯光下做着针线活,握着的剪刀也觉得冰冷。

寒闺怨古诗注解
  • 寒月:寒冷的月亮,形容月色清冷。
  • 沉沉:形容月亮低沉、暗淡的样子。
  • 洞房:这里指深邃的闺房,不是现代意义上新婚夫妇的房间。
  • 真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形容帘子的精美、华贵。
  • 秋霜欲下:秋天的霜露即将降临,预示着天气更加寒冷。
  • 灯底:在灯光下面。
寒闺怨创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晚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许多男子被迫离家出征,留下妻子独守空闺。这首《寒闺怨》便是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通过描写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她们在丈夫远行后的孤独、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

寒闺怨古诗赏析

这首诗开篇“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寒月、沉沉、静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闺房内外的环境,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真珠帘外梧桐影”,既点明了环境,又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后两句“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女子的敏感和勤劳。“秋霜欲下”,天气渐冷,女子手上先感觉到寒意,这一细节体现了她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而“灯底裁缝剪刀冷”,在寒冷的夜晚,她还在灯下做着针线活,握着冰冷的剪刀,不仅表现了她的勤劳,也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希望能为丈夫缝制衣物,表达自己的牵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女子的孤独、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寒闺怨知识点

1.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诗七个字,共四句。

2. 写作手法:运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如“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通过描写环境的清冷寂静,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寂寞。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通过女子对手上寒意和剪刀冰冷的感受,表现出她的敏感和勤劳,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3. 意象:诗中运用了寒月、洞房、真珠帘、梧桐影、秋霜、灯、剪刀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女子的闺怨之情。

寒闺怨讲解

首先,从诗的题目《寒闺怨》就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闺中女子的哀怨之情。开篇两句,诗人通过描写寒月、沉沉的夜色以及寂静的洞房,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冷清、孤寂的氛围。真珠帘外的梧桐影,又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神秘。

接着看后两句,“秋霜欲下手先知”,这里的“手先知”非常巧妙,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暗示了她在闺房中无聊、寂寞,只能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流逝。“灯底裁缝剪刀冷”,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她还在灯下做着针线活,握着冰冷的剪刀,一方面体现了她的勤劳,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她可能想着为丈夫缝制衣物,希望丈夫能感受到她的关怀。

整首诗没有直接写女子的哀怨,但是通过这些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将女子的孤独、寂寞、思念之情表现得非常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当时闺中女子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相关作品

柘枝词

柳暗长廊合,花深小院开。

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

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将军拄□杖,看按柘枝来。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云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