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浏览量:329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感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拼音版
guān gōng sūn niáng jiàn háng bìng
[ [ táng cháo ] ]
èr nián shí yuè shí jiǔ , , kuí bié jià yuán chí zhái jiàn lín yǐng shí èr niáng jiàn , , zhuàng wèi , , wèn suǒ shī , , yuē : : gōng sūn niáng       
kāi yuán zǎi , , shàng tóng zhì , , yǎn chéng guān gōng sūn shì jiàn hún tuō , , liú dùn cuò , , chū guàn shí , , gāo tóu chūn yuán èr fāng nèi rén , , wài gòng fèng , , xiǎo shì zhě , , shèng wén shén huáng chū , , gōng sūn rén ér       
mào jǐn , , kuàng bái shǒu , , jīn , , fěi shèng yán , , biàn yóu lái , , zhī lán èr , , shì gǎn kǎi , , liáo wéi jiàn háng       
wǎng zhě rén zhāng , , shàn cǎo shū shū tiē , , shù cháng xiàn jiàn gōng sūn niáng 西 jiàn , , cǎo shū zhǎng jìn , , háo dàng gǎn , , gōng sūn zhī       
yǒu jiā rén gōng sūn shì , , jiàn dòng fāng       
guān zhě shān sàng , , tiān wéi zhī jiǔ áng       
羿 shè jiǔ luò , , jiǎo qún cān lóng xiáng       
lái léi tíng shōu zhèn , , jiāng hǎi níng qīng guāng       
jiàng chún zhū xiù liǎng , , wǎn yǒu chuán fēn fāng       
lín yǐng měi rén zài bái , , miào shén yáng yáng       
wèn yǒu , , gǎn shí shì zēng wǎn shāng       
xiān shì qiān rén , , gōng sūn jiàn chū       
shí nián jiān fǎn zhǎng , , fēng chén hòng dòng hūn wáng shì       
guó sàn yān , , 姿 yìng hán       
jīn duī qián gǒng , , táng shí chéng cǎo xiāo       
dài xián guǎn zhōng , , āi lái yuè dōng chū       
lǎo zhī suǒ wǎng , , jiǎn huāng shān zhuǎn chóu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译文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别驾元持的家中,见到临颍的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觉得她的舞姿矫健雄奇,气势不凡,便问她是向谁学习的。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弟子。”开元五年,我还年幼,记得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表演《剑器浑脱》舞,流畅飘逸而且节奏顿挫,在当时独树一帜,出类拔萃。从宫廷里宜春、梨园两个伎坊的内教坊艺人,到宫外供奉的舞伎中,懂得跳这个舞蹈的,在玄宗皇帝初年,只有公孙大娘一人罢了。当年公孙大娘玉颜锦衣,如今我却已满头白发,现在她的这个弟子,容貌也不再年轻。既然弄清楚了她的师承来历,知道她的舞技和公孙大娘一脉相承,毫无二致,我追抚往事,不禁感慨万千,姑且写了这首《剑器行》。

从前吴郡人张旭,擅长草书,多次在邺县看见公孙大娘跳《西河剑器》舞,从此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风格豪放激扬,由此可见公孙大娘的舞蹈技艺是多么高超了。

从前有位佳人名叫公孙大娘,她一舞动剑器就轰动了四面八方。观看的人多得像座山一样,个个惊叹失色,天地也好像随着她的舞动而起伏低昂。剑光闪烁,好像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舞姿矫健,犹如群仙驾着龙飞翔。她的剑舞开始时,像雷霆收住了震怒;结束时,像江海凝聚了波光。公孙大娘的红唇和珠袖都已消逝不见,幸好晚年还有弟子把她的技艺流传。临颍的美人李十二娘如今在白帝城,她精妙地舞动这曲《剑器》,神情昂扬。她和我问答之间,讲清了来龙去脉,我感慨时事,追念往事,心中更加惆怅感伤。

先帝唐玄宗的侍女有八千人,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在其中数第一。五十年的时间,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快,战乱连绵,使唐王朝的天下变得昏暗。当年梨园的子弟们,如今已像烟雾一样消散了,只有李十二娘还保留着当年宫廷女乐的风姿,在这寒冷的日光中闪现。金粟山玄宗陵墓前的树木已经长得很粗,两手合抱了,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的草木也变得萧瑟荒凉。弹奏华美的弦乐和急促的管乐,《剑器》曲终了,乐极生悲,这时月亮从东方升起。我不知自己该往何处去,在荒山中奔波,脚上都长满了茧子,心中的忧愁更加深了。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注解
  1. 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舞蹈家。
  2. 剑器:唐武舞曲名,舞者为女性,舞时执剑。
  3. 大历二年:公元767 年,大历为唐代宗李豫年号。
  4. 夔府:唐置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府署设在白帝城。
  5. 别驾:官名,州刺史的佐吏。
  6. 元持:人名,生平不详。
  7. 临颍:地名,今河南临颍县。
  8. 蔚跂(wèi qí):雄浑多姿。
  9. 开元五载:公元717 年,开元为唐玄宗李隆基年号。
  10. 郾城:地名,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
  11. 剑器浑脱:剑器舞与浑脱舞相结合的舞蹈。浑脱,也是一种舞蹈名。
  12. 浏漓:形容舞姿流畅。
  13. 顿挫:形容舞姿节奏分明。
  14. 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高头,指在皇帝跟前。宜春、梨园,都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伎坊,即教坊。
  15. 洎(jì):及,到。
  16. 外供奉:指不属教坊,临时供奉宫廷的艺人。
  17. 圣文神武皇帝:指唐玄宗。
  18. 玉貌:美丽的容貌。
  19. 吴人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苏州人,世称“张颠”。
  20. 西河剑器:剑器舞的一种。
  21. □(huò)如羿射九日落:□,光芒闪烁的样子。羿射九日,传说中后羿射落九个太阳的故事。
  22. :矫健。
  23. 群帝:众仙人。
  24. 骖(cān)龙:驾驭龙。
  25. 绛唇:红唇,代指公孙大娘。
  26. 珠袖:饰有珠玉的衣袖,代指公孙大娘的舞袖。
  27. 先帝:指唐玄宗。
  28. 风尘澒(hòng)洞:比喻战乱弥漫。风尘,指战乱。澒洞,弥漫无际的样子。
  29. 金粟堆:唐玄宗陵墓泰陵,在今陕西蒲城东北金粟山。
  30. 木已拱:树木已经长得很粗,可以两手合抱了,形容时间已久。
  31. 瞿塘石城: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32. 玳(dài)弦:玳瑁装饰的弦乐器。
  33. 急管:急促的管乐声。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 年),杜甫当时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家中看到临颍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李十二娘自称是唐玄宗时期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弟子。杜甫回忆起自己在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年幼时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表演《剑器浑脱》舞的情景,公孙大娘当时的舞姿高超,独领风骚。如今五十年过去,历经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杜甫也饱经沧桑,当年的公孙大娘已不在人世,梨园弟子散落,而李十二娘的表演让他感慨万千,追抚往事,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赏析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杜甫的一首长篇歌行,诗歌将个人身世之感与时代沧桑巨变紧密结合,情感深沉,气势磅礴。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描写。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诗人用后羿射日、群仙驾龙等神话传说和雷霆、江海等自然景象,极其形象地描绘出公孙大娘舞剑时的磅礴气势和精妙绝伦的舞姿,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舞蹈场面。

在结构上,诗歌以今昔对比为主线。开篇先写在夔州见到李十二娘舞剑,引出对五十年前公孙大娘舞剑的回忆,中间穿插对公孙大娘高超舞技的赞美和对当年宫廷乐舞盛况的描述,接着笔锋一转,描写安史之乱后王朝的衰败和梨园子弟的散落,最后以自己的漂泊愁苦作结。这种今昔对比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历史纵深感和情感的冲击力,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

从情感内涵上,诗歌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高超舞技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感慨,更有对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沉痛叹息。“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短短两句,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浓缩其中,深刻地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杜甫一生坎坷,漂泊流离,他在诗中借公孙大娘和梨园弟子的命运,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诗人以自己的迷茫和愁苦作结,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总的来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相关作品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归雁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感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