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举起白玉杯痛饮美酒,在这绿杨飘拂的三月之时。春风还能吹拂几日,你我两鬓都已斑白如丝。人生就该秉烛夜饮及时行乐,此时归隐江湖也不算太迟。倘若你能如吕尚一样遇到贤明君主,还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建立功勋。
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考。钱少阳是一位隐士,李白与之相遇并赠以此诗。当时两人都已年事渐高,在绿杨飘拂的三月,李白与钱少阳饮酒交谈,有感于时光易逝,遂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对钱少阳寄予了期望。
诗的开篇“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描绘出一幅在阳春三月,两人举杯对饮的美好画面,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笔锋一转,由春光联想到人生,感叹时光匆匆,两人都已步入老年。“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既劝人要及时行乐,又认为此时归隐也不晚。最后“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借用吕尚的典故,激励钱少阳即使年老,仍有机会遇到明主,成就一番事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的感慨,又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许。
1.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2. 用典手法:诗中运用了“渭水猎”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3.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时光流逝和人生机遇展开,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积极展望。
4. 情感表达:通过描绘场景、感叹时光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鼓励之情。
首先看诗的前两句“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人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绿杨飘拂的三月,两人手持白玉杯饮酒,给人一种闲适、美好的感觉。然而,“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则将这种美好打破,由春光的短暂联想到人生的有限,感叹两人都已白发苍苍,时光不等人。“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一方面劝人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另一方面也认为即使年老,选择归隐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最后一句“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借用吕尚的故事,激励钱少阳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希望,只要有机会,仍能像吕尚一样成为帝王之师,成就一番大事业。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既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又对友人充满了鼓励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