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临江王节士歌》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浏览量:251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临江王节士歌》拼音版
lín jiāng wáng jiē shì
[ [ táng cháo ] ] bái
dòng tíng bái , , yàn hóng 鸿 shǐ yún fēi       
yún hán , , yàn hóng 鸿       
fēng hào shā xiǔ 宿 xiāo xiāng , , jiē shì bēi qiū lèi       
bái dāng tiān xīn , , zhào zhī shì míng zhǔ       
zhuàng shì fèn , , xióng fēng shēng       
例句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临江王节士歌古诗译文

洞庭湖上白浪滚滚,树叶纷纷飘飞。北方的大雁开始向南方的吴地飞翔,融入吴地的云朵中。吴地的云彩带着寒意,南飞的大雁也充满辛苦。风声呼啸,大雁在潇湘的水滨沙滩上栖息。有气节的壮士为秋景而悲伤,泪水如雨水般落下。太阳高悬在天空正中,照耀着大地,有气节的壮士可以借此去侍奉贤明的君主。壮士心中的愤怒一旦激发,就会生起雄健的风。

临江王节士歌古诗注解
  • 临江王:这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 木叶稀:树叶稀疏,指秋天树叶凋零。
  • 燕鸿:北方的大雁,燕地在北方,大雁是候鸟,秋天从北方飞向南方。
  • 吴云:吴地的云彩,吴地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 潇湘浦:潇湘的水滨,潇湘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常泛指湖南地区。
  • 节士:有气节的人。
  • 白日当天心:太阳高悬在天空正中,这里可能象征着君主的圣明。
临江王节士歌创作背景

李白的这首《临江王节士歌》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有着强烈的用世之心和报国之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看到了社会的一些现状,或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借节士悲秋的情境,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渴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华的愿望。当时的唐朝,虽然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诗人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感而发。

临江王节士歌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洞庭湖上白浪翻涌,树叶稀疏,大雁南飞,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吴云寒,燕鸿苦”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突出了大雁南飞的艰辛,也暗示了节士的处境艰难。“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风声呼啸,大雁在沙滩上栖息,节士因秋景而悲伤落泪,将节士的悲苦之情推向了高潮。“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诗人笔锋一转,以太阳高悬象征明主,表达了节士希望得到明主赏识,为其效力的愿望。“壮士愤,雄风生”,则展现了壮士内心的愤怒和豪情,即使身处困境,依然有着壮志豪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节士的同情和对自身理想的追求,情感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

临江王节士歌知识点

1. 诗歌体裁:《临江王节士歌》属于杂曲歌辞,是乐府诗的一种。乐府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体裁,具有可入乐演唱的特点。

2.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如“洞庭白波木叶稀”“吴云寒,燕鸿苦”等,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抒发节士的悲苦之情。同时,“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太阳象征明主。

3. 文化意象:诗中出现的“燕鸿”“潇湘”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燕鸿”常代表着漂泊、远行,“潇湘”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离别、忧愁等情感相关联。

4. 诗人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如“壮士愤,雄风生”,语言豪放,情感激昂。

临江王节士歌讲解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李白的《临江王节士歌》。首先看诗的开头两句,“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洞庭湖上白色的波浪翻滚,树叶变得稀疏,北方的大雁开始往南方的吴地飞去。这里的描写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那种萧瑟和凄凉。接着“吴云寒,燕鸿苦”,吴地的云彩带着寒意,大雁南飞也充满了辛苦。这不仅是在写大雁,其实也暗示了那些有气节的壮士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再看“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风声呼啸,大雁在潇湘的水滨沙滩上栖息,而有气节的壮士因为秋天的景象而悲伤得泪水像雨水一样落下。这里把节士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这句诗很关键,太阳高悬在天空的正中间,象征着君主的圣明,节士们希望能在这样的明主之下,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

最后“壮士愤,雄风生”,壮士们心中的愤怒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雄健的风。这体现了壮士们即使面临困境,依然有着豪情壮志。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氛围,又通过对节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李白的诗常常充满了豪情和浪漫,这首诗也不例外,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好好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相关作品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

送范山人归太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太山。

初行若片雪,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流光。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搏九天。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