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哭晁卿衡》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浏览量:322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拼音版
cháo qīng héng
[ [ táng cháo ] ] bái
běn cháo qīng dōu , , zhēng fān piàn rào péng       
míng yuè guī chén hǎi , , bái yún chóu mǎn cāng
例句
他们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地回来了。
哭晁卿衡古诗译文

日本友人晁卿衡,辞别了长安帝都,乘坐着一片征帆,驶向那绕着蓬莱仙岛的大海。他像那皎洁的明月,一去不返,沉没在碧海之中,天上的白云也仿佛带着哀愁的神色,笼罩着远处的苍梧山。

哭晁卿衡古诗注解
  • 晁卿衡:即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汉名晁衡(又作朝衡)。他在唐朝为官,与李白等诗人有深厚友谊。
  • 帝都: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 征帆:远行的船帆,这里指代船只。
  • 蓬壶:即蓬莱、方壶,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泛指海外仙山,代指晁衡回国的路途。
  • 明月:这里以明月比喻晁衡,象征他的才华和品德如明月般皎洁。
  • 沉碧海:传说晁衡在回国途中遭遇海难,这里指他可能葬身大海。
  • 白云愁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白云好像也带着哀愁的神色。
  • 苍梧: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这里并非实指,而是借指遥远的地方,暗示晁衡一去不返。
哭晁卿衡创作背景

阿倍仲麻吕(晁衡)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年)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在长安学习、为官,与李白、王维等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二载(753 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乘船回国。途中,船只遭遇风暴,传闻晁衡遇难。李白听闻此噩耗后,悲痛万分,写下了这首《哭晁卿衡》,以表达对这位异国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实际上,晁衡并未遇难,他后来辗转又回到了唐朝。

哭晁卿衡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简洁地叙述了晁衡离开长安,乘船回国的事实。“征帆一片”描绘出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孤单景象,“绕蓬壶”暗示了回国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明月”比喻晁衡,将他的才华和品德比作皎洁的明月,而“沉碧海”则形象地表达了晁衡可能葬身大海的噩耗,令人痛心不已。“白云愁色满苍梧”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白云以人的“愁色”,连天上的白云都仿佛在为晁衡的离去而哀愁,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同时,“苍梧”一词的运用,增添了一种神秘和遥远的氛围,暗示着晁衡一去不返,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哭晁卿衡知识点

1.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全篇共四句,要求押韵严格,在平仄和对仗上也有一定的规范。此诗押韵工整,符合七言绝句的特点。

2.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晁衡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赞美了晁衡的才华和品德。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白云愁色满苍梧”,使白云带上了人的情感,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悲痛心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文化背景:诗歌反映了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晁衡作为日本遣唐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并为官,与中国文人结下深厚友谊,体现了当时两国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诗中对晁衡的哀悼,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种跨国友谊的珍贵。

哭晁卿衡讲解

首先看诗的题目《哭晁卿衡》,“哭”字就表明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悼、悲痛的,而“晁卿衡”就是李白要悼念的人。诗的开头“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告诉我们晁衡是日本人,他要离开唐朝的都城长安,乘船回国,那船就像一片孤帆,要绕过那些传说中的仙山,我们能感受到他回国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再看“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把晁衡比作明月,说他像明月一样沉没在碧海之中,回不来了,这是李白以为晁衡遭遇海难去世了,心里非常难过。而且“白云愁色满苍梧”,连白云都好像有了哀愁的神色,笼罩着远方的苍梧,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李白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其实,晁衡最后并没有真的去世,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能深深感受到李白和晁衡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李白对朋友的那种真挚的情感。

从诗歌的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它的语言简洁,但是情感很丰富。李白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这些修辞手法,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能打动读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晁衡作为日本留学生在中国的经历,也是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

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相关作品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

送范山人归太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太山。

初行若片雪,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流光。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搏九天。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