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春日忆李白》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浏览量:3152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拼音版
chūn bái
[ [ táng cháo ] ]
bái shī , , piāo rán qún       
qīng xīn kāi , , jun4 bào cān jun1       
wèi běi chūn tiān shù , , jiāng dōng yún       
shí zūn jiǔ , , zhòng lùn wén
名句例句
人说:“~。”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春日忆李白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不同凡俗。

他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天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再次仔细探讨诗歌的艺术呢?

春日忆李白注解
思不群
指诗思卓异不凡。
庾开府
庾信,北周文学家,在梁时曾官至散骑常侍等职,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北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其后期作品风格沉郁苍凉,对杜甫有很大影响。这里说李白的诗有庾信的清新之气。
鲍参军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曾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其诗风俊逸豪放,杜甫用鲍照来形容李白诗歌的俊逸风格。
渭北
渭水北岸,这里代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
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李白当时在这一带漫游。
论文
此处的“论”是讨论、研讨的意思,“文”指诗文,“论文”即探讨诗歌艺术。
春日忆李白创作背景
杜甫与李白在天宝三载(744 年)相遇,二人同游梁、宋等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两人分别,杜甫在渭北(长安一带),李白在江东,天各一方。在一个春日里,杜甫触景生情,思念起远方的李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李白的钦佩和怀念之情。
春日忆李白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怀念李白的经典之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手法而为人所称道。

诗的开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直抒胸臆,高度赞扬李白诗歌的卓绝才华和超凡脱俗的诗思,奠定了全诗对李白钦慕的基调。

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将李白的诗风与庾信的清新、鲍照的俊逸相媲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进一步强调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

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笔锋一转,由对李白诗歌的赞美转为对两人分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渭北看到的春天树木和想象中李白在江东所见的日暮云彩,以景衬情,巧妙地表达出两人相隔遥远、思念绵长的情感。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景交融,成为了千古名句。

尾联“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以问句收束,表达了诗人对与李白再次相聚、共饮美酒、探讨诗歌艺术的渴望,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使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厚,既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诗歌才华的由衷钦佩,又抒发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相关作品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归雁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感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