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酹江月》
热度:0 作者: 杜旟
此词创作于宋朝,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宋朝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外有辽、金等政权的威胁,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作者可能是借古喻今,通过回顾历史上的兴衰成败,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来源:《酹江月》
热度:0 作者: 杜旟
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上阕开篇描绘了江山的壮丽和东南王气,接着通过“髯孙横短策”引出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崛起,然后笔锋一转,提到“玉树声销,金莲影散”,感叹历史的兴亡变迁。“千年辽鹤,并疑城郭是非”一句,用丁令威化鹤归辽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沧桑之感。下阕描写了当年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石头城孤...
来源:《酹江月》
热度:0 作者: 杜旟
1. 词牌名《酹江月》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等。2.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以善用人才和谋略著称。3. 《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4. 丁令威化鹤归辽的典故出自《搜神后记》,常用来表达人事变迁。5. 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
来源:《酹江月》
热度:0 作者: 杜旟
这首词是杜旟的代表作之一,它融合了历史、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词中的历史典故,如孙权、陈后主、袁粲等人物的事迹,以及《玉树后庭花》、新亭对泣等典故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词的内涵。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词中既有对历史上英雄...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我手中握有美玉,本是出自荆山的宝玉。就像那姜太公,从前不过是渭水边的老叟。邓禹是何等感激刘秀,从千里之外来相投。白登之围幸得陈平解救,鸿门宴上多亏张良计谋。重耳任用五贤成就霸业,小白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如果能使晋文、齐桓的霸业复兴,何必计较是朋友还是仇敌?半夜里我抚枕叹息,真想和这些贤才一起交游。我...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悬璧:用悬黎制成的璧。悬黎是美玉名。荆山璆(qiú):荆山的美玉。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得璞玉。太公望:姜尚年老隐于渭水滨。周文王姬昌出猎时遇见他,谈得十分投机,姬昌高兴道:“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邓生:指东汉邓禹,他从南阳北渡黄河,追到邺城,投奔东汉光武帝刘秀。白登幸曲逆:汉高祖刘邦曾被...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刘琨被段匹磾拘禁后,知道自己已无生望,在临终前写下此诗赠给卢谌。卢谌是刘琨的僚属,和刘琨屡有诗篇赠答。这首诗是刘琨最后的作品,表达了他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卢谌的激励。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这首诗是刘琨的绝笔之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一系列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向往和对成就霸业的渴望。他列举了太公望、邓禹、陈平、张良、重耳、小白等历史人物,说明只要能够任用贤才,不计较个人恩怨,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后半部分,诗人则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他感慨时...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1. 刘琨是西晋时期的将领、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刚健清新,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2.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如太公望、邓禹、陈平、张良、重耳、小白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宣尼悲获麟”等诗句,引用了《论语》《春秋》中的典故,...
来源:《重赠卢湛》
热度:0 作者: 刘琨
这首《重赠卢湛》是刘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的作品。诗人在诗中通过引用众多历史典故,展现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成就大业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感慨时光匆匆,自己已至暮年却未能实现理想。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用典贴切,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典故紧密结合,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情感...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这愁恨何时才是尽头?雨滴落在空阶之上,寒夜的更声中雨停了,正是葬花的天气。三年漫长岁月,亡妻的魂魄在梦中也难以寻觅,这梦若长久,早该醒了。想来她在人间也觉得无味。不如在九泉之下,与尘世隔绝,冷冷清清,那是一片埋葬忧愁的地方。当年的海誓山盟,竟都被抛弃!倘若能在黄泉之下寄信,真想知道她这几年的苦乐,和...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等。寒更:寒夜的更声。葬花天气:落花时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三载:三年,这里指亡妻去世已经三年。夜台:指坟墓,也代指阴间。钗钿约:指男女之间的盟誓。重泉:黄泉,地下,指阴间。双鱼:指书信。湘弦:指琴瑟,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至湘江,投水而死,...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她与纳兰性德婚后琴瑟和鸣,但不幸早逝。在卢氏忌日这天,纳兰性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思的词,以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痛。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亡妻的思念和痛苦。上阕以景起笔,“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悲痛。“三载悠悠魂梦杳”表达了三年来对亡妻的思念,“是梦久应醒矣”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绝望。下阕词人想象在黄泉之下与亡妻通信,“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体现了他对亡妻的牵...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1.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其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多写爱情、友情、思乡等题材。2. 《金缕曲》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名,许多词人都曾以此词牌创作过作品。3.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如“葬花天气”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湘弦”象征哀怨的情感。
来源:《金缕曲》
热度:0 作者: 纳兰性德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围绕着对亡妻的思念展开,通过回忆、想象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层层递进地表达出来。在艺术特色方面,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寒更”“葬花”“夜台”等,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同时,词人的语言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失去爱人的痛苦...
来源:《别诗》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来,离别的时刻就在眼前。我在大路旁彷徨不安,拉着你的手在野外徘徊。抬头仰望浮云飞驰,瞬息之间就相互超越。一旦被风波吹散,我们将各在天涯一方。长久地从此分别,姑且再站立片刻。我想凭借晨风的力量,用我的身躯送你远行。美好的聚会难以再遇到,三年的时光就像千秋万代。在河边洗涤长长的帽缨,思念...
来源:《别诗》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良时:美好的时光。须臾:片刻。屏营:彷徨、徘徊。衢路:大路。踟蹰:徘徊不前。奄忽:迅速、突然。逾:超越。风波:比喻人生的变故。斯须:片刻。晨风:一种鸟,这里比喻快速。贱躯:作者自指。嘉会:美好的聚会。濯:洗涤。长缨:长长的帽缨。怅悠悠:惆怅不已。酬:以酒相劝。怀往路:想着回去的路。盈觞:满杯。绸缪:...
来源:《别诗》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此诗作者为汉无名氏,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知晓。汉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离别和漂泊。这首诗很可能是在友人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可能是在社会变迁、人生起伏的背景下,借离别之情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来源:《别诗》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这首《别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开篇“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直接点明离别之景,感慨美好时光的短暂,奠定了全诗的伤感基调。接着通过“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彷徨和不舍。诗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如“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