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在狱咏蝉并序》
热度:0 作者: 骆宾王
这首诗前有序文,序文以蝉起兴,借蝉的高洁来比喻自己的品行。诗的正文则通过描写蝉的艰难处境,如“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来象征自己在狱中遭受的困境和挫折。同时,诗人以蝉自比,表达了自己虽遭谗言陷害,但仍坚守高洁品行的志向。“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之情。...
来源:《在狱咏蝉并序》
热度:0 作者: 骆宾王
1.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感染力。2.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3. “西陆”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秋天。4. “南冠”成为了囚犯的代称。
来源:《在狱咏蝉并序》
热度:0 作者: 骆宾王
这首《在狱咏蝉并序》是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从序文来看,诗人先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通过古槐和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对蝉的品德进行了赞美,如蝉的高洁、守时等,其实也是在自比。在正文中,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蝉的处境相联系,“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上写蝉在露重风多的环境中难以...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广袤沙漠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饮马:给马喝水。平沙:广袤的沙漠。黯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咸言:都说。黄尘:黄色的沙尘,这里指战场的风沙。足:充足,充满。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杂草。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公元713 - 741年)年间。当时,唐朝与吐蕃等边境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王昌龄一生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塞下曲》就是他在边塞生活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戍边战士的生活。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秋景和战争的残酷。诗的前两句“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通过描写饮马渡河的情景,渲染出了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风似刀”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凛冽,让人感受到边塞环境的恶劣。三、四句“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描绘了沙漠中夕阳尚未落下,昏暗的天色中隐隐约约能看到临洮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1.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2.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等表现手法。前四句写景,为后四句的抒情做铺垫;后四句通过古今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3. “塞下曲”是古代的一种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的风光和战争生活。
来源:《塞下曲》
热度:0 作者: 王昌龄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画卷。从开篇的环境描写,到中间对战争的回忆,再到结尾对战争残酷后果的呈现,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而是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对比,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先从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入手,然后...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大车行驶声槛槛,青色毳衣像芦荻。难道我不把你想?怕你威严不敢奔。大车行驶声啍啍,红色毳衣像美玉。难道我不把你想?怕你家规不敢随。活着不能在一起,死后同葬一个穴。你若不信我的话,对着白日来发誓。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大车:指用牛拉的载重车。槛槛(kǎn kǎn):车行声。毳(cuì)衣:用兽毛织成的衣服。菼(tǎn):初生的荻草,色青。啍啍(tūn tūn):车行缓慢的声音。璊(mén):赤色的玉。谷:生。皦(jiǎo)日:明亮的太阳。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关于《大车》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此诗是女子所作,她与所爱之人受到外界的阻碍,可能是男方家庭或社会礼教的约束,使得他们不能自由结合,女子在诗中抒发了内心的痛苦与对爱情的坚定。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位男子对心仪女子表达爱意与承诺的诗。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这首诗情感真挚且深沉。诗的开篇通过描写大车行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暗示了两人爱情之路的艰难。“毳衣如菼”“毳衣如璊”不仅描绘了对方的服饰,也可能象征着对方的身份地位,进一步强化了两人结合的阻碍。“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岂不尔思?畏子不奔”直白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纠结与无奈,她对对方充满...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大车》出自《诗经·王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王风》是东周洛邑王城一带的民歌。诗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如“大车槛槛”“大车啍啍”,以大车行驶的声音起兴,引出下文女子的情感抒发。同时,诗中还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
来源:《大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大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爱情的复杂与美好。从诗歌的意象来看,大车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的沉重行驶声代表着现实的压力和阻碍。毳衣的描写则可能暗示了对方的社会地位,为两人的爱情增添了更多的困难。在情感表达上,女子的情感经历了从犹豫到坚定的过程。一开始,她因畏惧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最后...
来源:《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热度:0 作者: 李绅
宫中的黄莺啼叫报晓,祥瑞的烟雾散开,传说中海上三岛的灵禽掠过水面飞回。桥如彩虹般弯转,正对着华丽的宫殿;装饰着花鹢的游船漂浮在水面,靠近蓬莱池。春草承接皇帝的车驾,王孙公子们也随之成长;桃花艳丽如仙女的容颜,像是西王母亲手栽种。我此时正簪笔侍从在皇帝身边,却想起在金马门的时光,不禁笑邹阳和枚乘当年的...
来源:《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热度:0 作者: 李绅
宫莺:宫中的黄莺。瑞烟:祥瑞的烟雾。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岛,蓬莱、方丈、瀛洲。灵禽:神鸟。绮殿:华丽的宫殿。花鹢:船首画有鹢鸟的游船。蓬莱:这里指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也代指太液池。香辇:皇帝的车驾。王孙:贵族子弟。阿母:西王母。簪笔:古代近臣插笔于冠,以便随时记事。金马: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邹...
来源:《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热度:0 作者: 李绅
李绅在朝为官时,于春日太液池亭候对,此诗是他回忆当时情景而作。太液池是皇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在唐朝时为宫廷游乐之地,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也在此举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宫廷的华丽与春日的美景,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来源:《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热度:0 作者: 李绅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太液池亭的壮丽景色和宫廷的奢华生活。首联通过“宫莺报晓”“瑞烟开”营造出祥瑞、清新的氛围,“三岛灵禽拂水回”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颔联中“桥转彩虹”“舰浮花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宫廷建筑的宏伟和游船的华丽。颈联“草承香辇”“桃艳仙颜”将自然景色与宫廷生活相结合,暗示了皇家的尊贵与...
来源:《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热度:0 作者: 李绅
1. 李绅是唐朝宰相、诗人,他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代表作有《悯农二首》等。2. 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名,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位置和规模,唐朝的太液池位于长安城大明宫北,是宫廷的重要景观。3. 金马门是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后世常用来指代文人的仕途。4. 邹阳和枚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