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永遇乐》
热度:0 作者: 苏轼
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愔)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紞(dǎn)如:击鼓声。铿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梦云:用楚王梦巫山神女之典,这里借指盼盼。天涯倦客:作者自谓。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来源:《永遇乐》
热度:0 作者: 苏轼
此词是苏轼于元丰元年(1078)任徐州知州时所作。苏轼夜宿燕子楼,梦到唐代贞元年间张愔之妾盼盼,因而写成了这首词。当时苏轼政治上处境坎坷,而燕子楼的故事,尤其是盼盼的遭遇,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来源:《永遇乐》
热度:0 作者: 苏轼
上阕描绘了燕子楼周围清幽的夜景,明月、好风、曲港、跳鱼、圆荷、泻露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寞的氛围。“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以动衬静,更添几分凄凉。下阕由景入情,作者以“天涯倦客”自比,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世事无常...
来源:《永遇乐》
热度:0 作者: 苏轼
1.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壮阔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2.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这首词中运用了楚王梦巫山神女等典故,丰富了词的内涵,增添了文化底蕴。3. 以景衬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本词上阕的夜景描写,...
来源:《永遇乐》
热度:0 作者: 苏轼
这首《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是苏轼的经典词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通过对燕子楼夜景的描写和对盼盼故事的联想,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在艺术特色方面,词的意境营造十分出色,上阕的写景犹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寂寞。下阕则情感真挚,将思乡之情、人生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融为一体。从文学价值上看...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梦中明白,醉里清醒。只有陶渊明,像是我的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回来亲自耕种。昨夜东坡春雨充足,乌鹊欢快,报告新晴。雪堂西边暗泉叮咚。北山倾斜,小溪纵横。向南眺望亭丘,孤峰秀丽高耸如层城。这都是当年斜川的景致,我已老了,在此寄托余生。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了了:明白。斜川:在今江西星子县境。陶渊明曾于正月五日游斜川,作《游斜川》诗。元丰壬戌: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东坡:在湖北黄冈东。苏轼谪居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荒地,筑雪堂居住于此。雪堂:苏轼在东坡所筑的房屋。挹:舀,汲取,这里有“对”的意思。四望亭:在黄冈县南。曾城:山名,即“层城”...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此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苏轼被贬黄州后,在东坡开荒种地,筑雪堂居住。他由眼前的景况联想到当年陶渊明游斜川之事,觉得自己此时的经历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于是写下这首词。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陶渊明的仰慕和对人生的思考。上阕开篇“梦中了了醉中醒”,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自己在尘世中的清醒与迷茫。“只渊明,是前生”,直接表明对陶渊明的认同,认为自己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追求。“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则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虽历经波折,但最终还是回归...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1.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其作品以自然质朴、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田园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 《江城子》是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水晶帘”等,双调七十字,上下阕各五句,五平韵。
来源:《江城子》
热度:0 作者: 苏轼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在东坡开荒种地,自食其力。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对陶渊明的追慕和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在困境中...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我到洛阳寻访才子袁拾遗,却得知他被贬到江岭做了流放之人。听说江岭的梅花开放得早,可怎比得上北方大地的春色呢?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洛中:指洛阳。袁拾遗:作者的友人,生平不详。拾遗,官名。才子:这里指袁拾遗。江岭:指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流人:被流放的人。梅花早:大庾岭气候温暖,梅花早开。北地:北方,这里指洛阳。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此诗创作于何时难以确考。袁拾遗被贬岭南,作者到洛阳寻访他却未遇,于是写下此诗,对友人的被贬表示同情。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这首诗以“洛阳访才子”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和目的。然而,“江岭作流人”却陡然一转,道出友人被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的意外和惋惜之情。后两句“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以梅花早开的江岭与北地的春色作对比,表面上是在比较两地的春光,实则蕴含着对友人被贬荒远之地的不平和牵挂。诗人通过委婉的方式,将自己...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江岭和北地的春色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来源:《洛中访袁拾不遇》
热度:0 作者: 孟浩然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情感真挚。开篇直接交代寻访友人的缘由,而友人被贬的消息让诗人的心情陡然低落。后两句看似在讨论两地春光的差异,实则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外化。江岭的梅花虽然早开,但在诗人心中,北方的春色才是最美好的,这暗示着友人在荒远之地的孤独和凄凉。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被贬的愤慨,而是以一种委婉...
来源:《烧香》
热度:0 作者: 陆游
世间并没有服食灵芝、断绝谷物来延年益寿的方法,我浪迹江湖,随遇而食,常常暗自感伤。我独自漂泊千里,如同那漂浮不定的野鸭;十年来经历的种种事情,如茫茫大海一般没有边际。春天来了,思乡的梦又有谁可以诉说呢?即使我想要回去,也不敢忘记君主的恩情。所幸我这一颗赤诚之心没有什么可愧疚的,在这空荡荡的庭院里,月...
来源:《烧香》
热度:0 作者: 陆游
茹芝却粒:服食灵芝,断绝谷物,是古代方士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凫泛泛:凫,野鸭;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形容自己漂泊无依。君恩:指君主给予的恩情。丹心:赤诚之心。
来源:《烧香》
热度:0 作者: 陆游
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漂泊江湖的时期,此时他壮志未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于是借诗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