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第一首:修炼得身形好似仙鹤一样轻盈,在千株松下研读两部真经。我来向您请教佛法您没有多余的话语,只说云在青天上水在瓶中。
第二首:您选了一处幽静的居处,很合您的山野之情,一年到头既无人来送别也无人来欢迎。有时候您径直登上孤高的峰顶,在月光下拨开云雾长啸一声。
李翱任朗州刺史时,曾拜访药山惟俨禅师,向他请教佛法。此诗便是李翱与惟俨禅师交流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禅师的敬仰以及对禅理的感悟。
第一首诗中,“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描绘了惟俨禅师清瘦的身形和在松下研读佛经的形象,展现出他的超凡脱俗。“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禅师以云在天、水在瓶的自然现象作答,寓意着事物应各得其所、顺应自然,充满了禅机。
第二首诗刻画了禅师隐居山林、自由自在的生活。“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体现了他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则进一步凸显了禅师的豪迈和超脱,他在月下孤峰上长啸,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1. 李翱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2. 禅宗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常常通过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传达禅理。
3. 药山惟俨是禅宗青原系下的著名禅师,他的禅法对后世禅宗发展有一定影响。
这两首诗围绕药山高僧惟俨展开,展现了禅师的形象和禅理智慧。第一首通过与禅师的问答,传达了顺应自然、安于本分的禅意;第二首则描绘了禅师隐居山林的自在生活,表现出他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了禅的魅力和力量。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诗可以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