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莫愁乐》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乐府浏览量:99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莫愁乐》拼音版
chóu
[ [ nán běi cháo ] ] nán cháo
chóu zài chù ? ? chóu shí chéng 西       
tǐng liǎng jiǎng , , cuī sòng chóu lái
莫愁乐古诗译文

莫愁住在哪里呢?莫愁住在石城的西边。轻快的小船划动着双桨,快快把莫愁接过来。

莫愁乐古诗注解
  • 莫愁:石城美女名。
  • 石城:古城名,在今湖北钟祥市。
  • 艇子:小船。
  • 打两桨:划动双桨。
莫愁乐创作背景

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是东晋、宋、齐时代的产物。这些民歌经南朝的乐府机关搜集整理、配乐传习,有的还结合舞蹈去演唱,因而得以保留下来。《莫愁乐》属于乐府诗中的《西曲歌》,它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民间生活和爱情。石城有一位名为莫愁的美丽女子,民间围绕她创作了许多歌曲,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莫愁乐古诗赏析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前两句以问答的形式,点明了莫愁的居住之处,让读者对莫愁的所在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两句则通过“打两桨”“催送”等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莫愁的期待和急切盼望见到她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淳朴,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独特魅力。

莫愁乐知识点

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多以爱情为主题,风格活泼明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西曲歌》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一个类别,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内容多与当地的商业活动、水上生活有关。

莫愁乐讲解

这首诗就像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动作描写,将人们对莫愁的喜爱和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文学角度来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纯真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南朝乐府介绍
【南朝乐府】南朝乐府主要是东晋、宋、齐时代的民歌。这些民歌经南朝的乐府机关搜集整理、配乐传习,有的还结合舞蹈去演唱,因而得以保留下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南朝入乐的民歌全归入《清商曲》中,并且又分为《神弦歌》、《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三个部分。《神弦歌》是宗教祭歌,数量极少。《吴声歌曲》是产生于建业(今南京市)附近的民歌,它最初是「徒歌」,后来又配上了管弦的伴奏。《西曲歌》是产生于湖北境内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一些城市里的民歌。《吴声歌曲》和《西曲歌》合在一起约有四百余首。南朝的乐府机构采集民歌主要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需要,所以,经他们搜集整理而保存下来的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离别相思的情歌,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思想格调也不够高。形式上一般是五言四句,多用双关隐语和形象的比喻,语言精巧活泼,风格清新秀丽。从艺术特色和对后世作家作品的影响上来说,南朝乐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南朝乐府相关作品

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莫愁乐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采桑度

春月采桑时, 林下与欢俱。

采桑度

采桑盛阳月, 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 牵坏紫罗裙。

采桑度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