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敝笱》原文
朝代:先秦 作者:先秦无名氏浏览量:120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敝笱》拼音版
gǒu
[ [ xiān qín ] ] xiān qín míng shì
gǒu zài liáng , , fáng guān       
guī zhǐ , , cóng yún       
gǒu zài liáng , , fáng       
guī zhǐ , , cóng       
gǒu zài liáng , , wéi wéi       
guī zhǐ , , cóng shuǐ
敝笱古诗译文

破鱼篓放在鱼梁上,鳊鱼鲢鱼任来往。齐女回娘家去了,随从多得像云霞一样。破鱼篓放在鱼梁上,鳊鱼鲢鱼任来往。齐女回娘家去了,随从多得像雨点一样。破鱼篓放在鱼梁上,鱼儿来来又往往。齐女回娘家去了,随从多得像流水一样。

敝笱古诗注解
  • 敝笱(gǒu):破旧的鱼篓。笱,竹制的捕鱼器具,大口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
  • :鱼梁,筑在河中拦截鱼的堤坝,中间留有安放鱼笱的孔道。
  • 鲂(fáng)鳏(guān):鲂,鳊鱼;鳏,大鱼。
  • 齐子:指文姜,齐僖公之女,鲁桓公的夫人。
  • :女子回娘家。
  • :语气助词。
  • :指陪嫁的人。
  • 鲂鱮(xù):鲂,鳊鱼;鱮,鲢鱼。
  • 唯唯:鱼出入自由自在的样子。
敝笱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秋时期。齐襄公与其妹文姜(鲁桓公夫人)私通,鲁桓公发觉后,被齐襄公派人杀死。文姜后来频繁回齐国,《敝笱》一诗便是鲁国人对文姜的这种丑行的讽刺之作。

敝笱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敝笱为喻,形象地讽刺了文姜的放荡行为。破旧的鱼篓无法拦住鱼,象征着鲁桓公无法约束文姜。诗中用“鲂鳏”“鲂鱮”“唯唯”来比喻文姜的放荡不羁,用“如云”“如雨”“如水”来形容文姜随从之多,更突出了她的骄纵和放肆。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对文姜的丑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敝笱知识点

1.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2.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3.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敝笱》运用了比的手法。

敝笱讲解

《敝笱》这首诗是《诗经·齐风》中的一篇。诗的开篇以“敝笱在梁”起兴,描绘了一个破旧的鱼篓放在鱼梁上却无法拦住鱼的场景,以此来比喻鲁桓公无法约束文姜。接着,诗中描述了文姜回娘家时随从众多的情景,“其从如云”“其从如雨”“其从如水”,形象地表现了文姜的骄纵和放肆。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对文姜的丑行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们对这种不道德行为的批判。

作者先秦无名氏介绍
先秦无名氏信息不详。
先秦无名氏相关作品

冻水歌

冻水洗我若之何。

太上糜散我若之何。

弹铗歌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大唐歌

舟张辟雍。

鶬鶬相从。

八风囘囘。

凤皇喈喈。

楚人为诸御己歌

薪乎菜乎。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

无诸御己讫无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