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灵,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仍旧上...
解释:性灵:聪明。形容福运到来,人变得聪明了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
解释: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又见军士捱了一夜,肚中料是饥饿,即令埋锅造饭。...
解释:造:制作。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解释:见“否2极泰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解释: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出处:宋·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解释: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解释: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出处: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
解释: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解释: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解释: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出处:《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
解释: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解释: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类型:
出处: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解释: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
解释:不从事生产,只知道消耗,就会连地也弄得塌陷
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石敬瑭见张守一说了这四句,心下自晓得这意义了,那病忽...
解释:消:溶解。太阳一出来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出处:《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
解释: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解释: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类型:
出处:《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解释: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解释:同“久惯牢成”。
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可惜着志小气骄,夸功自大。”
解释:夸:夸耀。夸耀功劳,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因为你两军对垒,临敌卖阵,敕旨教斩了你哩!”
解释:即将上阵杀敌时,却逃离阵地。形容十分胆怯。
类型:
出处: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解释: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解释:授手:伸手;溺: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出处:《孙子 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解释: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昌得官见他如此的说法,不禁恼羞变怒,喝令左右...
解释:见“恼羞成怒”。
类型: 心情成语
解释: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指产生同情心。
类型:
解释: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解释: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宋·王观国《学林·诗卜》:“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解释:避开凶险,趋向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