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解释:迁延:拖延。拖延错过时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
解释: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类型: 生肖成语
解释: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出处:金·元好问《送诗人秦略简夫妇……》诗:“昨朝见君临水句,乃知抽青配白非诗人。”
解释:以青配白,比喻以对偶为专长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永宁庄牛》:“民泣清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诉于天地。”
解释:举:抬;扣:敲击。抬起头来拍击额头,表示气愤已极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姑且我们认为那个女孩子不值钱,送货上门,以求达到...
解释:亲自将货物送到客户门上。指人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
解释:韦:皮带。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样软韧。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
解释: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
出处:语出《后汉书 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
解释: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
解释: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清·张岱《祭秦一生文》:“至夜静灯残,酒阑客散,其于楹础之间,两目灿烂如岩下电者...
解释:阑:尽;客: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出处: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
解释: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解释:掣:牵拉;襟:衣襟。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四卷:“题古迹能翻陈出新最妙。”
解释:陈:陈旧。从旧的翻造出新的
出处: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
解释: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解释: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出处:《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解释: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类型:
出处:《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解释: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出处:《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解释: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出处:《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解释: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出处:《文苑英华·无名氏》:“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
解释: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
解释: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出处:《晋书·食货志》:“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
解释:见“弃末反本”。
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解释: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出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过桥拆桥,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等到你有...
解释:见“过河拆桥”。
出处:《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解释: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东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
解释:亦作“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出处:《五灯会元 云岩晟禅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
解释: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解释: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
解释: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