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孔子家语·贤君》:“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解释: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解释: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解释: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出处:《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解释: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
解释: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
解释: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处:《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录用。”
解释: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解释: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解释: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
解释: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出处:《汉书 王莽传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
解释: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出处:《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解释: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解释: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类型: 非四字
解释: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出处:《尚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
解释:馨香:烧香;祷祝:祷告祝愿。原指迷信的人虔诚地向神祈祷祝愿。后引伸指真诚地期望。...
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
解释:犹敲骨吸髓。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解释: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
解释: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
出处:《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解释: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
解释:狧:通“舐”,用嘴舔。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出处:晋·王韶之《太清记·拔宅》:“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解释:宍:同“肉”,指禽兽。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
类型: 愉快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安)道:豫章(谢鲲)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
解释: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出处:《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古,迁于乔木。”
解释:从幽深的溪谷出来,迁上了高大的乔木。比喻地位上升。
出处:刘师培《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三国志·魏书·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
解释: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