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类型: 心情成语
出处: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
解释:形容极为愤怒。
出处:《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解释:输:捐献;边:边防。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出处: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
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解释:指事情阁久了,对方就会想出对付的办法。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夫飞土逐肉,儿戏之常。”
解释:见“飞土逐害”。
出处:《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
解释: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
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出处:《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解释: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出处: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
解释: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
解释: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
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解释: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解释: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出处: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解释: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解释: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手足》:“惟口终日无所事事,或大言不惭,或空谈无补;甚或启羞...
解释: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
解释: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
解释: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
出处:《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解释:《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
解释: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出处:《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解释: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
解释: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
解释: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序》:“终日明窗净几,目披手抄,诚心好之,遂忘其劳。...
解释:披:翻阅。边读书边抄录。形容读书刻苦认真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
解释: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
类型: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
解释: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
解释:《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
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
解释: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
出处: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古戎,还师于京。”
解释: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