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洛姝真珠》
热度:0 作者: 李贺
这首《洛姝真珠》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从整体来看,它围绕着真珠姑娘展开,描绘了她的外貌、才艺、生活场景以及内心的情感。李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奇幻而又充满情感的世界。在描写姑娘的外貌和行为时,他细致入微,如“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姑娘的美...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李白曾经吟唱过蜀道的艰险,长久以来听闻那里白日仿佛能直上青天。如今我在夜里路过焦崖阁,才相信星河仿佛就在马的前方。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李白曾歌蜀道难:引用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以极度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壮丽。长闻白日上青天:长久以来听闻在蜀道上仿佛白日都能直接登上青天,形容蜀道地势极高。今朝夜过焦崖阁:今朝,指现在、如今;焦崖阁,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位于蜀道之上。始信星河在马前:始信,才相信;星河,指银河,这句说...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韦庄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可能在奔波于蜀地的途中,路过焦崖阁。蜀道自古以来就以艰险闻名,李白的《蜀道难》更是让蜀道的艰险深入人心。韦庄在夜晚经过焦崖阁时,亲身感受到了此地的地势之高,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这首诗开篇引用李白的《蜀道难》,既点明了蜀道的艰险是众人皆知的,也为下文自己的亲身感受做了铺垫。“长闻白日上青天”进一步强调了蜀道地势之高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而“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则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用“始信”二字,表明之前听闻的蜀道之险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直到自己亲身经过焦崖阁...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1.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2. 韦庄是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和词人,其诗歌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风格凄婉细腻。3. 焦崖阁是一个具有地理和文化意义的地点,在古代交通和文学创作中可...
来源:《焦崖阁》
热度:0 作者: 韦庄
这首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内容上看,它围绕着蜀道的高峻展开。诗人先借李白的诗引出蜀道的声名,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蜀道的高峻具体地展现出来。从艺术手法上看,它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手法。引用李白的《蜀道难》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而听闻与亲身感受的对比则突出了诗人的震撼和蜀道的真实面貌。对...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燕赵一带多有美女,美女的容颜如同美玉般洁白。她们穿着绫罗绸缎的衣裳,正对着门户在弹奏着清越的乐曲。那音响是多么的悲哀啊!从那急促的弦音中可以知道弦柱是移得多么急促。她情意绵绵地整理着头巾衣带,低声沉吟着且徘徊着。她一心想变成一对飞燕,衔着泥土在你的屋上筑巢。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国家,分别在今河北省、山西省和河南省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被服:穿着。清曲:指清越的乐曲。柱促:弦柱移得紧,说明弦调得高,音急促。柱,琴瑟类乐器上系弦的短轴。驰情:指情思奔放。沉吟:沉思低吟。踯躅:徘徊不前。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些诗大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文人仕途坎坷,他们往往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可能是一位文人在漂泊他乡时,看到燕赵佳人而触发了自...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这首诗以描绘佳人开篇,通过对佳人的外貌、服饰和音乐技艺的描写,展现了佳人的美丽和高雅。“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从音乐的悲哀中可以感受到佳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进一步刻画了佳人的情思和徘徊不定的状态。最后,“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表达了佳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情...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这些诗语言自然朴素,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美者颜如玉”将佳人的容颜比作美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佳人的美丽;“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用双飞燕来象征爱情,表达了佳人...
来源:《燕赵多佳人》
热度:0 作者: 汉无名氏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两句通过对燕赵佳人的外貌描写,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四句从佳人的音乐演奏和神态举止入手,深入刻画了佳人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则点明了佳人的情感诉求,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明确。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欣赏和体会,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我们...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天边浮云涌起,竞相遮蔽日月的光辉。偏僻小巷里秋风乍起,率先摧残了兰蕙的芬芳。市场上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人们肆意地挑选着名贵的珠宝。名声太高就会招致诋毁的聚集,花言巧语让人难以防备。不要以为行走在大道上,转眼间就会变成像太行那样的艰难险阻。不要吟唱《萋兮》这样的诗篇,只会让君子徒增感伤。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浮云:飘浮的云彩,常比喻奸邪小人。穷巷:偏僻的小巷。兰蕙:两种香草名,这里比喻君子贤人。旗亭:市楼,这里指集市。明珰:用珠玉串成的耳饰,泛指珍贵的装饰品。太行:山名,在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这里比喻艰难险阻。萋兮什:指《诗经·小雅·大田》中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等...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和打击后所作。当时朝廷中奸佞当道,贤良之士受到排挤和打压,刘禹锡有感于此,便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首诗以比兴手法开篇,用“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来比喻奸邪小人竞相蒙蔽君主的圣明,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则以秋风摧残兰蕙来比喻贤良之士受到迫害。中间两联通过描写市场上人们追逐名利的现象,以及名高招毁、言巧难防的现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难的...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1.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中以政治讽刺诗和咏史诗最为著名。2. 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道理形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
来源:《萋兮吟》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这首《萋兮吟》是刘禹锡在政治逆境中创作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贤良之士的不幸遭遇。诗人以浮云蔽日、秋风摧兰蕙来比喻奸邪当道、贤才受抑,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和对贤良之士的同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我们在学习这首诗时,要理解...
来源:《赋得失群鹤》
热度:0 作者: 吕温
那高远冲天的鹤啊,因风的吹拂暂时与同伴分离。它心中始终充满自信,却没有同伴可以依靠。即便行程万里也不会推辞路途遥远,又怎会记得那传说中的三山而想要回去。只要羽毛还在,它在何处不能振翅高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