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热度:0 作者: 张籍
卢处士:卢姓的隐士。王孙:本指贵族子弟,此处指卢处士。吴苑:吴国的宫苑,这里泛指吴地的园林。古堞:古老的城墙。越宫:越国的宫殿,这里泛指越地的宫殿遗址。驿楼: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楼阁。荇花:荇菜的花。
来源:《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热度:0 作者: 张籍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张籍与友人卢处士交好,卢处士要去吴越游玩,诗人怀着对友人的羡慕与关切之情创作了此诗,以表达送别之意并想象友人旅途中的所见之景。
来源:《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热度:0 作者: 张籍
首联“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直接表达了对友人东行赏梅的羡慕,同时也透露出友人未归的牵挂。颔联“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描绘了吴地园林在夕阳下古老城堞闪耀光芒,越地宫殿遗址春草蔓延上高台的景象,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的生机。颈联“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野水泛起波浪...
来源:《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热度:0 作者: 张籍
1.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平易自然。2. 吴越之地在古代是吴国和越国的所在地,大致包括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名胜古迹。3. 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吴越的景色来表达对友人的情感。
来源:《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热度:0 作者: 张籍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友人卢处士去吴越游玩所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吴越之地的种种美景,从梅花到夕阳下的古城,从野水大雁到即将到来的江潮,再到渔舟、雪浪、江燕和荇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在这些美景的背后,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牵挂。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吴越的自然风光和...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有着高尚情操的人自然与世俗之人疏远,独自前往蓝溪选择偏僻的地方居住。常常在白云缭绕之处饮酒沉醉,而不愿在窗下读那些无关紧要的闲书。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高情:高尚的情操。俗人:指世俗之人。蓝溪:水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僻居:偏僻的住处。会到:常常到。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张籍生活在唐朝,当时社会文化繁荣,但也存在着各种世俗的纷扰。许处士是一位追求高情逸致、远离尘世的人,张籍送他前往蓝溪僻居,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许处士高尚情操的赞赏和对他远离世俗生活的理解。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这首诗通过对许处士的描写,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高情逸致。首句“高情自与俗人疏”直接点明许处士高尚的情操使他与世俗之人不同,体现出他的超脱。“独向蓝溪选僻居”进一步描绘了他选择在蓝溪偏僻之地居住,远离尘世喧嚣,凸显了他的隐逸之志。后两句“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则生动地刻画了许处士的生活状态,他...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处士,指古时候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在唐朝,处士文化较为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与处士交往的经历,处士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诗词中。此外,蓝溪在古代文学中也常被作为清幽、隐逸之地的象征。
来源:《送许处士》
热度:0 作者: 张籍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许处士之作。诗人通过对许处士的刻画,表达了对他高尚情操和隐逸生活的赞美。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许处士的选择入手,他选择远离世俗,前往蓝溪僻居,这反映了他对自由、自然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对比也很明显,如“高情”与“俗人”的对比,“白云长取醉”与“窗下读闲书”的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许...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诗人高卧到太阳升起才打开房门,顺着竹间小径可以通到后园。就像陶亮弹琴空有雅意,任棠放置清水却默默无言。松窗下昨夜的翠色在微风中渐渐消散,木槿花迎着朝阳带着露珠显得格外繁密。山郡本来车马就少,更希望你能容许我前来拜访,不要嫌我喧闹。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高眠:高卧,指睡得很安稳、很惬意。陶亮:东晋时期的陶潜(陶渊明),他喜爱弹琴,但其琴无弦,每酒酣,常抚弄以寄其意。任棠:东汉时期的隐士,有一次太守庞参去拜访他,他不说话,只在门前放置了一盆水和一棵薤白,以此暗示庞参要做清官。宿翠:昨夜的松林翠色。槿:木槿花,夏季开花。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此诗创作于吕温在道州任职期间。夏日的一天,诗人早访荀参军的林园,荀参军可能有赠诗给诗人,诗人便写下此诗作为酬答。当时道州地处偏远,生活相对宁静,从诗中“山郡本来车马少”可以看出当地的这种环境特点。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首联“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睡至日出才开门,顺着竹径去后园,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颔联运用“陶亮横琴”和“任棠置水”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和荀参军高雅的志趣以及对为官清正的追求。颈联“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是写景的佳句,通过描写松窗...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1. 吕温是唐朝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赞美。2. 运用典故是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陶亮横琴”和“任棠置水”的典故使诗歌更具文化内涵和表现力。3. 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这是古诗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手法。
来源:《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热度:0 作者: 吕温
这首诗以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和用典,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从生活场景的描绘来看,高眠、竹径等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从用典方面,陶亮和任棠的典故暗示了诗人的高雅志趣和为官理念。景物描写部分,松窗、槿花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园林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来源:《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池塘水榭正适合泛舟游览,我悠然自得地排遣着心中的烦闷。脚步因为驱赶仙鹤而缓慢,吟诗因为聆听蝉鸣而声高。树林茂密之处添了新竹,树枝低垂挂着晚熟的桃子。酒醅在晴天容易酿成,药圃在夏天要频繁除草。年老了在朝班中是旧人,赋闲在家成为乡里的豪士。还能去哪里游玩呢,这美好的风景属于我们这些人啊。
来源:《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池榭:池塘和水榭。堪临泛:适合泛舟游览。翛(xiāo)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郁陶:烦闷。缒(zhuì):垂挂。酒醅(pēi):未滤的酒。薅(hāo):除草。班行:朝班的行列,指朝廷官员。
来源:《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此诗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晚夏闲居时想拜访刘禹锡,先写诗相告,刘禹锡便作此诗回应。当时两人可能都已处于晚年,经历了宦海沉浮,在闲居中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