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热度:0 作者: 张籍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开篇“江亭寒日晚,弦管有离声”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傍晚在江边亭子中,音乐奏出离别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从此一筵别,独为千里行”点明了分别的事实和自己即将独自远行的孤寂。“迟迟恋恩德,役役限公程”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司空恩德的留恋以及被公务所限不能久留的无奈。最后“回首吟...
来源:《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热度:0 作者: 张籍
1.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自然,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2. 襄阳在古代是军事和文化重镇,属于楚地,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3. 古诗中常常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本诗中的“寒日”“霜云”等。
来源:《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热度:0 作者: 张籍
这首诗是张籍在离别时所作,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身不由己的无奈。诗中先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直接表达了分别的事实和自己的行程安排。然后着重强调了对友人恩德的留恋以及公务的限制,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矛盾。最后以景结情,用霜云满楚城的景...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石头挤压着铜杯,诗人吟咏得形容枯槁。苍鹰抖落身上的血迹,白凤抛下自己的肺脏。桂子自然飘落,云朵幻化成车盖的模样。树木枯死,沙石崩塌,恶溪荒岛上一片凄凉,西王母成仙至今青春不老。深潭中水花跳跃溅起清涎,弯曲的岸边卧水之处似掩埋着金爪。悬崖石蹬上长满苍苔,垂挂着石发,江神掩起帐幕,筼筜竹也为之折断。莲花...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石轧铜杯:石与铜杯相挤压,形容环境的艰难或诗人内心的压抑。苍鹰摆血:苍鹰抖落身上的血迹,可能象征着某种惨烈的场景或经历。白凤下肺:白凤抛下自己的肺脏,意象奇特,增添了神秘诡异的氛围。桂子自落:桂子自然飘落,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云弄车盖:云朵变幻成车盖的形状,富有奇幻色彩。阿母:指西王母...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藩镇割据,人民生活困苦。李贺虽有远大的抱负和才华,但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这首《假龙吟歌》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但从其风格和意象来看,很可能是他在抒发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奇幻、诡异的意象,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密切...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李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假龙吟歌》便是典型代表。诗中运用了大量奇幻、诡异的意象,如“苍鹰摆血,白凤下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氛围。同时,这些意象也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桂子自落,云弄车盖”等描写,又展现出自然的奇幻与美妙,与前面惨烈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歌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想象丰富,充满奇幻色彩。他的创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诗人都受到他的启发。在诗歌意象运用上,李贺常常打破常规,创造出新奇、独特的意象,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来源:《假龙吟歌》
热度:0 作者: 李贺
这首诗整体上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主要是因为李贺运用了大量独特的意象和奇幻的描写手法。诗的开篇“石轧铜杯,吟咏枯瘁”就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艰难和内心的压抑。中间部分通过一系列奇幻的场景描写,如苍鹰、白凤、桂子、云朵等,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可能是诗人在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阿母...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天空迷迷茫茫,大地阴森稠密。熊和毒蛇吞食人的魂魄,雪霜冻断人的骨头。恶狗被唆使着狺狺狂叫,互相追逐,它们偏偏喜欢舔食佩戴兰草的君子。天帝派遣乘坐轩车的使者,灾难自会平息,使者的玉星装饰的宝剑,黄金制作的车轭光彩夺目。我虽然骑马出行却难以返回,历阳的湖水波浪大如山岳。毒虬彼此对视,身上的金环颤动,狻猊...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虺(huǐ):毒蛇。嗾(sǒu)犬:被人唆使的狗。狺狺(yín yín):狗叫的声音。索索:形容狗奔跑的样子。舐(shì)掌:舔手掌,这里指狗想吃人。佩兰客:佩戴兰草的人,比喻君子。乘轩:乘坐轩车,古代大夫所乘的车。玉星:指宝剑上的装饰。黄金轭:黄金制作的车轭。历阳:古县名,在今安徽和县。毒虬(qi...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他虽有才华,却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感慨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时所作,通过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可怕的妖魔鬼怪,来隐喻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小人的猖獗。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这首诗想象奇特,意境阴森恐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象征手法,如熊虺、毒虬、狻猊、猰貐等妖魔鬼怪,象征着社会上的邪恶势力;鲍焦、颜回等贤人的遭遇,则表达了诗人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愤慨。整首诗情感强烈,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同时,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压...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以奇幻谲诡著称,被后人称为“诗鬼”。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典型的创作风格。同时,诗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鲍焦、颜回、屈原等,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来源:《公无出门》
热度:0 作者: 李贺
诗的开篇描绘了天地昏暗、熊虺食人、雪霜断骨的恐怖景象,给人一种阴森压抑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描写了恶狗追逐君子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社会的险恶。“帝遣乘轩灾自息”一句,看似给人一线希望,但随后又说“我虽跨马不得还”,希望瞬间破灭。诗中通过对鲍焦和颜回早逝的感慨,揭示了贤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
来源:《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湖面上昨夜的雨已经停了,城市中白天没有了灰尘。楼阁靠着新柳显得格外珍贵,池塘带着杂乱的青苔呈现出青色。云水正适合极目远望,可公文却缠身而来。望着通往洞庭湖的烟波之路,我真愧对那些驾着扁舟的人。
来源:《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浃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这里指时间不长。宿雨:昨夜下的雨。簿书:指官府中的文书簿册,这里代指公务。扁舟人:指驾着小船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来源:《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从诗题来看,刘禹锡到郡任职还没满十天,登上西楼看到了白居易(乐天)题写的诗,于是就眼前之事写诗寄给白居易。当时刘禹锡可能初到任上,政务尚未完全熟悉,看到周围美好的自然景色,触发了内心的感慨。
来源:《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城市风景图。“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通过描写雨后湖面和城市的洁净,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青”,将楼阁与新柳、池塘与乱苔巧妙结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后两联则笔锋一转,“云水正一望,簿书来绕身”,以云水的辽阔与公务的缠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在...
来源:《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热度:0 作者: 刘禹锡
1.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洒脱,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2. 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四联八句中要求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对仗工整。此诗就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