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远游》
热度:0 作者: 屈原
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其后历代学者对本篇作者为屈原均无异议,直到近代,始有人表示怀疑。今文经学家廖平首先发难,其《楚辞讲义》云:“《远游篇》之与《大人赋》,如出一...
来源:《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热度:0 作者: 欧阳修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
来源:《钗头凤·红酥手》
热度:0 作者: 陆游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来源:《长歌行》
热度:0 作者: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来源:《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热度:0 作者: 赵秉文
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不与前人雷同,风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本色天然。上片首句:“风雨替花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必将遭受风雨的摧残。多情的...
来源:《青玉案 元夕》
热度:0 作者: 辛弃疾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元宵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源:《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热度:0 作者: 苏轼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
来源:《风·零》
热度:0 作者: 李峤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
来源:《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热度:0 作者: 元好问
上片写盛夏纳凉,流连光景的赏心乐事,主写景。看作者铺叙的层次,可说是渐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笔着色,铺写出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并以“偏趁凉多”四字,轻轻点出夏令。然后,在此万绿丛中,点染上朵朵鲜红如罗的石榴花,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进而,写鸟语蝉鸣。而这鸟儿,专指“乳燕雏莺”,是在春天诞生、此时刚刚孵...
来源:《鹊桥仙·纤云弄巧》
热度:0 作者: 秦观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这...
来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热度:100 作者: 李白
老朋友在西边的黄鹤楼与我告别,在那繁花盛开、如烟如雾的阳春三月,乘船顺流东下去往扬州。那孤独的帆船的影子在碧蓝的天空中渐渐远去,最终消失不见,我只能看见长江水滔滔不绝地向着天边流淌。
来源:《姽婳词》
热度:100 作者: 曹雪芹
姽婳(guǐ huà):形容女子体态娴静美好或形容女子有才华。在这里指林四娘的美好和英勇。玉为肌骨: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林四娘的肌肤和骨骼比作美玉,形容她容貌美丽、身姿曼妙。铁为肠:同样是比喻,用铁来形容林四娘的心肠,突出她性格坚毅、刚强,具有英勇无畏的品质。
来源:《大中祥符封禅十首·五》
热度:100 作者: 赵恒
因高定位:选择在高处确定祭祀的位置。因,凭借、依据;高,高处,这里指高山等高处之地;定位,确定祭祀的方位和场所。礼修物备:礼仪经过精心的修习和安排,祭祀所需的物品也全都准备齐全。礼修,对礼仪进行研习、完善;物备,各种祭祀用品准备完备。荐鬯卜牲:献上祭祀用的香酒,仔细占卜挑选用于祭祀的牲畜。荐,进献;...
来源:《大中祥符封禅十首·五》
热度:100 作者: 赵恒
我们选择在高山之上确定祭祀的位置,礼仪的安排十分周全,祭祀所需的物品也全都准备妥当。献上祭祀用的香酒,仔细占卜挑选用于祭祀的牲畜,我们怀着虔诚恭敬、小心翼翼且充满敬畏的心情。各种乐器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天上的神灵们都纷纷降临到祭祀的场所。期望神灵降下极为丰厚的福气,永远赐予您和您的族类福祉。
来源:《大中祥符封禅十首·五》
热度:100 作者: 赵恒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举行了封禅泰山等活动,《大中祥符封禅十首》就是为封禅仪式而作的一组诗,用于祭祀等相关礼仪场合。不过,郊庙朝会歌辞的创作通常较为复杂,虽然这些诗歌以宋真宗的名义发布,但可能是由皇帝亲撰或分命大臣与两制儒馆之士撰述
来源:《大中祥符封禅十首·五》
热度:100 作者: 赵恒
祭祀场景与虔诚态度的呈现:前四句 “因高定位,礼修物备。荐鬯卜牲,虔恭寅畏”,描述了封禅祭祀的准备工作。在高处确定祭祀位置,精心修习礼仪、准备物品,献上香酒并仔细占卜挑选牲畜,充分展现出祭祀的庄重以及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畏之情。祭祀仪式的盛大与和谐:“八音克谐,天神咸暨” 描绘了祭祀时音乐和谐美妙,象...
来源:《大中祥符封禅十首·五》
热度:100 作者: 赵恒
语言庄重典雅:整首诗用词古朴、庄重,如 “虔恭寅畏”“八音克谐” 等词汇,符合封禅这一庄重仪式的氛围,使诗歌具有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结构层次分明:诗歌先写祭祀的准备,接着写祭祀的过程,最后写对赐福的祈愿,按照封禅仪式的先后顺序展开,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完整地呈现了封禅祭祀的全貌。意境雄浑宏大:通过对...
来源:《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热度:100 作者: 杜甫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前后,当时杜甫在齐赵间漫游,至兖州并到任城小住,与任城许主簿时有来往。在一个雷雨天,杜甫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派人送给许主簿,邀请他骑马前来寓所共饮。
来源:《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热度:100 作者: 杜甫
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布满天空。震雷惊翻了帷幕上的燕子,骤雨使河鱼沉入水底。此时,我面对着坐席前摆好的浊酒,侧耳倾听您的车马到门前的声音。唉,在雨天泥泞的时候邀请您来做客,实感内疚,不过还是希望您能骑马来到我的阶前。
来源:《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热度:100 作者: 杜甫
走邀:意谓派人携此诗前往邀请。东岳2:即泰山,在诗中喻云多的样子。溶溶:形容乌云盛多。太虚6:指天空。幕燕2:比喻处境危险的燕子,这里指普通的燕子。贤人酒:浊酒。古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长者:这里指显贵者,诗中是对许主簿的尊称。阶除6: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