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零
》原文
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注音
sòng
送
qīng
卿
guī
归
qù
去
hǎi
海
cháo
潮
shēng
生
,
,
diǎn
点
rǎn
染
shēng
生
juàn
绢
hǎo
好
zèng
赠
háng
行
。
。
名句接龙
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 :
来自《酬答二首(金鱼公子夹衫长)》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
来自《代崔家送客(行盖柳烟下)》
行轮出门去,玉銮声断续。 :
来自《房中思(新桂如蛾眉)》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来自《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
来自《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
来自《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
来自《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
来自《初归石湖(晓雾朝暾绀碧烘)》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来自《黍离(彼黍离离)》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
来自《携手上河梁(携手上河梁)》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来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
来自《气出唱(驾六龙)》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
来自《饮酒(少年罕人事)》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灾乡。 :
来自《京师得家书(江水三千里)》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
来自《早过淇县(高登桥下水汤汤)》
行云却在行舟下, 空水澄鲜, 俯仰留连, 疑是湖中别有天。 :
来自《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
来自《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 :
来自《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行到中庭数花朵,晴蜓飞上玉搔头。 :
来自《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
来自《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