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古怨》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刘叉浏览量:94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

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

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

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古怨》拼音版
yuàn
[ [ táng cháo ] ] liú chā
jun1 xián chǒu , , chǒu shǒu zhēn       
shān tóu guài shí , , zhǎng zuò wàng míng       
niǎo yǒu bìng fēi , , shòu yǒu jiān háng       
zhàng , , niǎo shòu qíng
古怨古诗译文

你不要嫌弃丑陋的妻子,丑妻能够坚守贞节。山头上有一块怪异的石头,长久以来有着望夫石的名声。鸟儿能够比翼双飞,野兽能够并肩前行。男子汉如果不树立情义,难道还比不上鸟兽之间的感情吗?

古怨古诗注解
  • 丑妇:指容貌丑陋的妻子。
  • 死守贞:坚守贞节。
  • 望夫名:指望夫石的名称。传说有女子盼望外出的丈夫归来,长久伫立化为石头。
  • 并翼飞:翅膀挨着翅膀飞行,形容鸟儿成双成对。
  • 比肩行:肩挨着肩行走,形容野兽相伴而行。
  • 立义:树立情义。
古怨创作背景

刘叉生活在唐朝,当时社会风气复杂,一些人在感情和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首诗或许是诗人有感于社会上男子对感情不忠贞、不讲情义的现象而创作,通过赞美丑妇的忠贞以及对比鸟兽的有情,来批判当时部分男子的不义行为。

古怨古诗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开篇以“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直接点明主旨,赞美丑妇坚守贞节的品质。接着用“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的典故,进一步强调女子的忠贞不渝。然后通过描写鸟的并翼飞、兽的比肩行,与“丈夫不立义”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批判了那些不讲情义的男子。整首诗以浅近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警示作用。

古怨知识点

1. 刘叉是唐朝诗人,其诗作风格较为质朴、刚直,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2. “望夫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常用来象征女子的忠贞和对爱情的坚守。

3.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丑妇的忠贞与丈夫的不义对比,鸟兽的有情与丈夫的无情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批判力度。

古怨讲解

这首《古怨》围绕着忠贞与情义展开。诗的前两句强调了丑妇的可贵品质,提醒人们不能以貌取人,而应重视内在的品德。中间两句用望夫石的传说,以具体的形象深化了女子忠贞的主题。后两句则通过与鸟兽的对比,对那些缺乏情义的男子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崇尚和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在情感和道德方面的价值观。

作者刘叉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相关作品

老恨

雪打杉松残,补书书不完。

懒学渭上翁,辛苦把钓竿。

狂夫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入蜀

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

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自问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

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

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饿咏

文王久不出,贤士如土贱。

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