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红缨白马难消受。
二顷田,两只牛,饱时候。
看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红缨白马难消受。
二顷田,两只牛,饱时候。
欣赏着野外的花朵,携带乡村自酿的美酒,烦恼怎么还会涌上心头呢?那骑着红缨装饰的高头大马的富贵生活实在难以消受。有两顷田地,两头耕牛,能吃饱肚子就心满意足了。
元朝时期,社会阶层分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突出。文人的仕途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许多文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官场的黑暗和富贵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刘时中创作此曲,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向往一种简单、自在的田园生活,以此来表达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这首小令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开篇“看野花,携村酒”,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烦恼如何到心头”则直接表明这种生活能让人忘却烦恼,心情愉悦。“红缨白马难消受”,与前面的田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主人公对富贵奢华生活的不屑和拒绝。最后“二顷田,两只牛,饱时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简单、自足生活的满足感。整首曲子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追求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
1. 《四块玉》是元曲的曲牌名。
2. 刘时中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
3. 此曲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田园生活与富贵生活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这首小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作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绘,如欣赏野花、品尝村酒、耕种田地等,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用“红缨白马”象征富贵和权势,表明自己对这种生活的不适应和抵触。这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学习这首小令时,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元曲这种文学形式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马诉冤世无伯乐怨他谁?干送了挽盐车骐骥。
空怀伏枥心,徒负化龙威。
索甚伤悲,用之行,舍之弃。
玉鬣银蹄,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
雕鞍金辔,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
花间不听紫骝嘶,帐前空叹乌骓逝。
命乖我自知,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
谁知我汗血功,谁想我垂缰义,谁怜我千里才,谁识我千钧力?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主出重围?谁念我单刀会随着关羽?谁念我美良川扶持敬德?若论着今日,索输与这驴群队。
果必有征敌,这驴每怎用的?为这等乍富儿曹,无知小辈,一概地把人欺。
一地里快蹿轻踮,乱走胡奔,紧先行不识尊卑。
致令得官府闻知,验数日存留,分官品高低。
准备着竹杖芒鞋,免不得奔走驱驰。
再不敢鞭骏骑向街头闹起,则索扭蛮腰将足下殃及。
为此辈无知,将我连累,把我埋没在蓬蒿,坑陷在污泥。
有一等逞雄心屠户贪微利,咽谗涎豪客思佳味。
一地里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陵迟。
唱道任意欺公,全无道理。
从今去谁买谁骑?眼见得无客贩无人喂。
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
代马诉冤世无伯乐怨他谁?干送了挽盐车骐骥。
空怀伏枥心,徒负化龙威。
索甚伤悲,用之行舍之弃。
【驻马听】玉鬣银蹄,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
雕鞍金辔,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
花间不听紫骝嘶,帐前空叹乌骓逝。
命乖我自知,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
【雁儿落】谁知我汗血功?谁想我垂僵义?谁怜我千里才?谁识我千钧力?【得胜令】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主出重围?谁念我单刀会随着关羽?谁念我美良川扶持敬德?若论着今日,索输与这驴群队!果必有征敌,这驴每怎用的?【甜水令】为这等乍富儿曹,无知小辈,一概地把人欺。
一地里快蹿轻踮,乱走胡奔,紧先行不识尊卑。
致令得官府闻知,验数目存留,分官品高低。
准备着竹杖芒鞋,免不得奔走驱驰。
再不敢鞭骏骑向街头闹起,则索扭蛮腰将足下殃及。
为此辈无知,将我连累,把我埋没在蓬蒿,失陷污泥。
有一等逞雄心屠户贪微利,咽馋涎豪客思佳味。
一地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陵迟。
唱道任意欺公,全无道理。
从今去谁买谁骑?眼见得无客贩无人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