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龚山长栖阁》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刘过浏览量:14

不知此是何人宅,杨柳虽低屋却高。

见说图书皆长物,六经之外有离骚。

《龚山长栖阁》拼音版
gōng shān zhǎng
[ [ sòng cháo ] ] liú guò
zhī shì rén zhái yáng liǔ suī què gāo        jiàn shuō shū jiē zhǎng liù jīng zhī wài yǒu sāo       
龚山长栖阁译文
  1. 这不知道是谁家的宅院,杨柳虽然低矮,房屋却显得高大。
  2. 听说主人家的图书都是身外之物,除了六经之外,还有《离骚》。
龚山长栖阁注解
  1. 龚山长:指一位姓龚的山长。山长是古代书院的主讲人,也负责书院的管理工作。
  2. 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这里指主人家对图书的态度,认为它们是身外之物。
  3.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4. 离骚: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这里代指文学作品。
龚山长栖阁创作背景
刘过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一生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他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漫游江浙湘鄂一带时,拜访龚山长的栖阁后所作,通过对栖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主人家的赞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龚山长栖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龚山长栖阁的景象和主人家的藏书情况。

首句“不知此是何人宅,杨柳虽低屋却高”,诗人以一种好奇的口吻开头,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宅院,接着通过杨柳和房屋的对比,突出了房屋的高大,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次句“见说图书皆长物,六经之外有《离骚》”,听说主人家把图书都看作身外之物,除了六经之外,还有《离骚》。这里的 “六经” 代表了儒家的经典学说,而《离骚》则代表了文学艺术。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暗示了主人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对龚山长栖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主人家的赞赏和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主人家把图书看作长物,不为外物所累,这种心态也是诗人所向往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作者刘过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相关作品

龚山长栖阁

不知此是何人宅,杨柳虽低屋却高。

见说图书皆长物,六经之外有离骚。

龚山长棲阁

柳径参差小叶蓝,不知世有府潭潭。

扬雄宅就巢枝一,去病家寒绕树三。

从臾诸公时烂漫,劝酬终日酒醺酣。

出门万里江边去,尘满征衫我甚惭。

郭帅遗蕨羹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穷人更是知田汉。

过西兴

奔涛汹涌欲骑鲸,船去钱塘棹不停。

何日子胥鞭楚墓,伤时周顗泣新亭。

蚊虻过耳蛮音恶,虾虻薰人海气腥。

吴下阿蒙非昔日,眼高相对有谁青。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零

新变文章学未成,青云无路致吾身。

应逢垫角诸生笑,欲效林宗却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