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高凉洗》原文
朝代:明朝 作者:李东阳浏览量:8

刺史召,君勿行。

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

刺史反,君勿战。

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

吁嗟乎!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

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高凉洗》拼音版
gāo liáng
[ [ míng cháo ] ] dōng yáng
shǐ zhào jun1 háng        qiè zhī bīng néng zhī shǐ qíng        shǐ fǎn jun1 zhàn        qiè xiān qǐng zhàn guī jun1 xiàng jiàn        jiē gāo liáng jiàn shǐ dàn jiàn zéi        tài yuán yǒu niáng jun1 shuí dào jun1 zhōng rén ? ?       
高凉洗译文
刺史召唤你,你不要前去。我虽然不懂军事打仗,但却能了解刺史的真实心思。刺史谋反了,你也不要轻易出战。我会先去请命作战,等我回来后再与你相见。
哎!高凉地区娶了媳妇(指冼夫人)能得到媳妇的助力,现在看不到刺史,只看到叛贼了。就像太原也有娘子军一样,谁说军队中就没有厉害的女子呢?
高凉洗注解

刺史: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当时的地方官员。

高凉:地名,在今广东高州一带。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高凉地区少数民族首领,以贤明和军事才能著称,这里 “高凉洗” 指冼夫人。

妇:指冼夫人。

太原亦有娘子军:指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组建的娘子军,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为李渊建立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娘子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

高凉洗赏析
李东阳生活在明朝,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重视传统礼教,对女性的能力和地位有一定的偏见。这首诗可能是李东阳有感于历史上冼夫人和娘子军等女性在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展现出的非凡才能,为了打破人们对女性的刻板认知,宣扬女性的力量和价值而创作的。通过对冼夫人事迹的歌颂,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中女性能力的肯定以及对人才的期待,希望人们能更加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
高凉洗鉴赏

这首诗主题鲜明,赞颂了冼夫人等女性的非凡才能和英勇形象,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

从结构上看,诗歌开篇 “刺史召,君勿行。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 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切入主题,通过冼夫人的话语,展现出她的睿智和对局势的洞察,虽自称 “不知兵”,却能判断出刺史的意图,先声夺人。“刺史反,君勿战。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 进一步刻画了冼夫人的勇敢和果断,主动请战,体现了她的担当和对丈夫的深情。

“吁嗟乎!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 这几句以感叹的语气,强调了冼夫人的重要作用,她的能力使得高凉地区在面对刺史谋反的危机时,能够依靠她的力量应对,而此时刺史已经成为了贼寇,突出了冼夫人的正义和力量。

最后 “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以反问的形式,将冼夫人与太原娘子军相提并论,有力地反驳了 “军中无妇人” 的传统观念,升华了主题,赞颂了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卓越表现,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肯定。

在语言风格上,这首诗语言质朴直白,通俗易懂,却又不失表现力,通过简洁的对话和感叹,生动地塑造了冼夫人的形象,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冼夫人等女性的敬佩之情。

作者李东阳介绍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相关作品

高凉洗

刺史召,君勿行。

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

刺史反,君勿战。

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

吁嗟乎!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

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

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

其间种类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

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

一官蓟北复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

遥怜天路飞腾地,长记春风长养时。

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

远行珍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

风雨种竹(以下次陈锦衣廷用韵)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风雨叹(吴江舟中作)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风东来吹海溢。

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

愁云压地湿不翻,六合惨澹迷乾坤。

阴阳九道错白黑,乌兔不敢东西奔。

里人苍黄神屡变,三十年前未曾见。

东村西舍喧呼遍,牒书走报州与县。

山豗谷汹豺虎嗥,万木尽拔乘波涛。

洲沉岛灭无所逃,顷刻性命轻鸿毛。

我方停舟在江皋,披衣踞床夜复昼,忽掩青袍涕双透。

举头观天恐天漏,此时忧国况思家,不觉红颜坐凋瘦。

潼关以西兵气多,胡笳吹尘尘满河,安得一洗空干戈?

不然独破杜陵屋,犹能不废啸与歌。

世间万事不得意,天寒岁暮空蹉跎。

呜呼!奈尔苍生何?

韩休知

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语罢封章惊在手。

君王对镜念苍生,一身甘为韩休瘦。

呜呼!曲江以后无此贤,梨园羯鼓声震天,何由再见开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