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风林石歌》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司马光浏览量:5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风林石歌》拼音版
fēng lín shí
[ [ sòng cháo ] ] guāng
wén jun1 jiā yǒu fēng lín shí juān hén huà        rán shì zuǒ qīng yǎn jiǎn cháng fēng        zhì zhī zuò shēng jìng tīng ruò yǒu sōu sōu shēng        shēn shì zài qiū shǐ 使 xiāo rán qíng        huáng jīn bái fēi hǎo zhí shì zhī wéi bǎo       
风林石歌译文

听说您家中有一块风林石,上面没有雕刻留下的痕迹,也没有绘画的迹象。众多石头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共同向左倾斜的态势,它们高耸的样子仿佛一直承受着风力。把它放置在座位旁边,就会生出一种置身于野外的意趣,静静地倾听,好像能听到飕飕的风声。忽然间怀疑自己的身躯和所处的情境是在深山沟壑之中,这让我有一种洒脱、超脱的感觉,不再有世俗的情感。黄金和白玉难道不好吗?但您却把它们看得很轻,并不认为它们是珍宝,而更看重这块风林石。

风林石歌注解
风林石
文中所描写的一种石头,可能因其外形姿态给人以风中树林之感而得名。
镌刻无痕
“镌刻”意为雕刻,“镌刻无痕”表示这块石头没有经过雕刻的痕迹,是自然形成的。
画无迹
没有绘画的痕迹,突出石头的天然之态。
靡然合势
“靡然”形容众多事物一起倒下或一边倒的样子,“合势”指共同的态势,这里形容石头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一种态势。
偃蹇
形容石头高耸、傲慢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石头的形态。
负风力
“负”有承受之意,“负风力”表示仿佛在承受着风力的吹拂。
野意
指野外的意趣、氛围,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感觉。
丘壑
指山谷、深山,代表着自然、清幽的环境。
萧然
形容洒脱、超脱、没有拘束的样子。
俗情
世俗的情感、欲望,如对财富、名利等的追求。
风林石歌创作背景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朝廷内部新旧党争激烈。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与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很大分歧。在王安石变法推行期间,司马光离开了政治权力中心,退居洛阳。在此期间,他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自然和个人的精神世界。这首《风林石歌》可能是司马光在与友人交往中,看到友人所藏的风林石,被其独特的形态和所蕴含的自然之美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通过对风林石的描写,表达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风林石歌赏析

《风林石歌》是一首兼具自然之美与思想内涵的诗作。从写作手法上看,开篇“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直接点明写作对象,突出风林石的天然特性,为后文的描写和抒情奠定了基础。“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林石以人的姿态和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组合在一起的独特形态,仿佛它们在风中傲然挺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情感表达方面,“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诗人将风林石放置于身边,通过想象和感受,营造出一种置身于自然山林的氛围,从而引发了自己内心的超脱之感,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羁绊。这种由物及情的表达方式,使诗歌的情感更加真挚、自然。

最后“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世人所看重的黄金白璧与友人所珍视的风林石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对风林石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崇尚,与世俗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深远,既展现了风林石的独特之美,又传达出诗人在特定人生境遇下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相关作品

风林石歌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零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

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

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

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

云雪连朝闇,朋从叹坐违。

临文与谁共,开卷为君稀。

趣扫六花散,聊通一径微。

当携兔园赋,同映读书帏。

陇首红旌急,樽前悴幕重。

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

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阏逢敦{妆女换羊}二月十一日与一二僚友游叔

下马久徘徊,林芳殊未开。

人同真有意,须待主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