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渔家傲》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87

近日门前溪水涨。

郎船几度偷相访。

船小难开红斗帐。

无计向。

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

年年生在秋江上。

重愿郎为花底浪。

无隔障。

随风逐雨长来往。

《渔家傲》拼音版
jiā ào
[ [ sòng cháo ] ] ōu yáng xiū
jìn mén qián shuǐ zhǎng       
láng chuán tōu xiàng fǎng 访       
chuán xiǎo nán kāi hóng dòu zhàng       
xiàng       
huān yǐng kōng chóu chàng       
yuàn qiè shēn wéi hóng hàn dàn       
nián nián shēng zài qiū jiāng shàng       
zhòng yuàn láng wéi huā làng       
zhàng       
suí fēng zhú zhǎng lái wǎng
鉴赏

  此词即景取譬,托物寓情,融写景、抒情、比兴于一体,以新颖活泼的民歌风味,以莲塘秋江为背景,歌咏水乡女子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上片叙事。起二句写近日溪水涨满,情郎趁水涨驾船相访。男女主人公隔溪而居,平常大约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所以要趁水涨相访。说“几度”,正见双方相爱之深;说“偷相访”,则其为秘密相爱可知。这涨满的溪水,既是双方会面的便利条件,也似乎象征着双方涨满的情愫。

  “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红斗帐,是一种红色的圆顶小帐,在古诗词中经常联系着男女的好合。采莲船很小,一般仅容一人,说“难开红斗帐”自是实情。无计向,即没奈何、没办法。合欢,指并蒂而开的莲花。这三句写不得好合的惆怅,说“难”,说“无计”,说“空”,重叠反复,见惆怅之深重。特别是最后一句,物我对照,将男女主人公对影伤神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下片抒情,紧扣秋江红莲的现境设喻写情。承上二句:“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红菡萏,即红莲花。面对秋江中因浪随风摇曳生姿的红莲,女主人公不禁产生这样的痴想:希望自己化身为眼前那艳丽的芙蓉,年年岁岁托身于秋江之上;更希望情郎化身为花底的轻浪,与红莲紧密相依,没有障隔,在雨丝风浪中长相厮伴。用“红菡萏”和“花底浪”来比喻情人间亲密相依的关系,比得奇巧妙合,堪称作者一大创造。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近日门前溪水涨,情郎几度,偷偷来相访,船儿小,无法挂上红斗帐,不能亲热无计想,并蒂莲下空惆怅。愿妾身为红芙蓉,年年长在秋江上,再愿郎是花下浪,没有障碍与阻挡,随风逐雨,时时来寻访。

注释⑴红斗帐:红色斗形小帐。⑵无计向:没奈何,没办法。⑶合欢:并蒂而开的莲花。⑷菡萏(hàn dàn):荷花。

作者欧阳修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相关作品

醉蓬莱·见羞容敛翠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

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麽。

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後,乱了云鬟,被娘猜破。

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囉。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余岭。

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後,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

万仞悬岩崖。

一彴履枯梗。

缘危类◇猱,陷淖若蛙黾。

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

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

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

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

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

幽花乱黄紫,蒨粲弄光影。

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

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

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

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

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

溪菊荐山◇,田鴽佐烹鼎。

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

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

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自勉

引水浇花不厌勤,便须已有镇阳春。

官居处处如邮传,谁得三年作主人。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鴈

阳城淀里新来鴈,趁伴南飞逐越船。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紫石屏歌

月从海底来,行上天东南。

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

潭心无风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月光水洁石莹净,感此阴魄来中潜。

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两曜分为三。

清光万古不磨灭,天地至宝难藏缄。

天公呼雷公,夜持巨斧隳崭岩。

堕此一片落千仞,皎然寒镜在玉◇。

虾◇白兔走天上,空留桂影犹杉杉。

景山得之惜不得,赠我意与千金兼。

自云每到月满时,石在暗室光出檐。

大哉天地间,万怪难悉谈。

嗟予不度量,每事思穷探。

欲将两耳目所及,而与造化争毫纤。

煌煌三辰行,日月尤尊严。

若令下与物为比,扰扰万类将谁瞻。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说嗟如钳。

吾奇苏子胸,罗列万象中包含。

不惟胸宽胆亦大,屡出言语惊愚凡。

自吾得此石,未见苏子心怀惭。

不经老匠先指决,有手谁敢施镌鑱。

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其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