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隆中对》原文
朝代:汉朝 作者:陈寿浏览量:331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隆中对》拼音版
lóng zhōng duì
[ [ hàn cháo ] ] chén shòu 寿
liàng gōng gēng lǒng , , hǎo wéi liáng yín       
shēn zhǎng chǐ , , měi guǎn zhòng , , shí rén zhī       
wéi líng cuī zhōu píng yǐng chuān shù yuán zhí liàng yǒu shàn , , wèi wéi xìn rán       
shí xiān zhǔ tún xīn       
shù jiàn xiān zhǔ , , xiān zhǔ zhī , , wèi xiān zhǔ yuē : : zhū kǒng míng zhě , , lóng , , jiāng jun1 yuàn jiàn zhī ? ? xiān zhǔ yuē : : jun1 lái       
shù yuē : : rén jiù jiàn , , zhì       
jiāng jun1 wǎng jià zhī       
       yóu shì xiān zhǔ suí liàng , , fán sān wǎng , , nǎi jiàn       
yīn píng rén yuē : : hàn shì qīng tuí , , jiān chén qiè mìng , , zhǔ shàng méng chén       
liàng , , xìn tiān xià ; ; ér zhì shù qiǎn duǎn , , suí yòng chāng juě , , zhì jīn       
rán zhì yóu wèi , , jun1 wèi jiāng ān chū ? ?        liàng yuē : : dǒng zhuó lái , , háo jié bìng , , kuà zhōu lián jun4 zhě shèng shù       
cáo cāo yuán shào , , míng wēi ér zhòng guǎ       
rán cāo suí néng shào , , ruò wéi qiáng zhě , , fēi wéi tiān shí , , rén móu       
jīn cāo yōng bǎi wàn zhī zhòng , , jiā tiān ér lìng zhū hóu , , chéng zhēng fēng       
sūn quán yǒu jiāng dōng , , sān shì , , guó xiǎn ér mín , , xián néng wéi zhī yòng , , wéi yuán ér       
jīng zhōu běi hàn miǎn , , jìn nán hǎi , , dōng lián huì , , 西 tōng shǔ , , yòng zhī guó , , ér zhǔ néng shǒu , , dài tiān suǒ jiāng jun1 , , jiāng jun1 yǒu ? ? zhōu xiǎn sāi , , qiān , , tiān zhī , , gāo yīn zhī chéng       
liú zhāng àn ruò , , zhāng zài běi , , mín yīn guó ér zhī cún , , zhì néng zhī shì míng jun1       
jiāng jun1 shì zhī zhòu , , xìn zhe hǎi , , zǒng lǎn yīng xióng , , xián , , ruò kuà yǒu jīng , , bǎo yán , , 西 zhū róng , , nán yuè , , wài jié hǎo sūn quán , , nèi xiū zhèng ; ; tiān xià yǒu biàn , , mìng shàng jiāng jiāng jīng zhōu zhī jun1 xiàng wǎn luò , , jiāng jun1 shēn zhōu zhī zhòng chū qín chuān , , bǎi xìng shú gǎn dān shí jiāng yíng jiāng jun1 zhě ? ? chéng shì , , chéng , , hàn shì xìng       
       xiān zhǔ yuē : : shàn ! ! shì liàng qíng hǎo       
guān zhāng fēi děng yuè , , xiān zhǔ jiě zhī yuē : : zhī yǒu kǒng míng , , yóu zhī yǒu shuǐ       
yuàn zhū jun1 yán       
fēi nǎi zh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è)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可如同一条卧着的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到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拿着饭和水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深厚起来。  关羽、张飞等不高兴,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关羽、张飞才不说了。

注释对:回答、应对。躬:亲自。陇亩:田地。好(hào):喜欢。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为:唱。每:常常。于:和、 与。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代“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许,承认,同意。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谓:说。信然:确实这样。先主:指刘备。屯:驻军防守。新野:现在河南新野。器:器重、重视。谓:对……说,告诉。岂:大概,是否。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ǎng):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枉驾:屈尊。顾:拜访。由是:因此。遂(suì):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蒙尘:暗指皇帝被俘等皇权受到了损害的事,使皇帝蒙受风尘之苦,专指皇帝遭难出奔。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信:通“伸”,伸张。智术:智谋,才识。遂(suì):终于。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犹:仍,还。然:然而。已:停止,罢休。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出:产生。已来:已,通“以”表时间。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克:战胜。为:胜。非惟…,抑亦:不仅仅……而且也;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谋:筹划。挟(xié):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诚:的确。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为之用 为:被。可以为援 为:作为。援:外援。图:谋取。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连:连接。通:到达。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殆(dài):大概。资:资助,给予。以:用来。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因:依靠,凭。成:成就,创建。暗弱:昏庸怯懦。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胄:后代。信义:信用道义。著:闻名。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西:向西。和:和好。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抚:安抚。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修:治理。政理:政治。将荆州 将:带领。身:亲自。向:奔向(译为:向……进军)。川:平野。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筒(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箪”和“壶”名词活用为动词。箪,用箪筒盛。壶,用水壶盛。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类似竹篮;食:食物;浆:美酒;迎接军队。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日:一天天。犹:好像。乃:才。愿:希望。

介绍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原文中并未提到隆中,隆中之说首次见于小说《三国演义》。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6岁)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

作者陈寿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陈寿相关作品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