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荡妇秋思赋》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绎浏览量:323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

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

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於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

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

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

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

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荡妇秋思赋》拼音版
dàng qiū
[ [ nán běi cháo ] ] xiāo
dàng zhī bié shí nián , , chàng zhī lián       
dēng lóu wàng , , wéi jiàn yuǎn shù hán yān       
píng yuán , , zhī dào qiān ? ? tiān shuǐ xiàng , , shān yún gòng       
shān cāng cāng hàn , , shuǐ juān juān       
shuí kān jiàn niǎo fēi , , bēi míng zhī ! ! qiū yuè qīng , , yuè qiū míng ? ? kuàng nǎi chàng lóu dàng , , duì shāng qíng ! ! shí wěi tíng huì , , shuāng fēng jiē , , zuò shì dài zhǎng , , zhuǎn kàn yāo       
zhòng qiū shuǐ wén , , qiū yún luó       
àn àn ér jiāng , , fēng sāo sāo ér       
qiè yuàn huí wén zhī jǐn , , jun1 chū sāi zhī       
xiàng xiàng wàng , , yuǎn ! ! bìn piāo péng ér jiàn luàn , , xīn huái 怀 chóu ér zhuǎn tàn       
chóu yíng cuì méi liǎn , , duō hóng fěn màn       
zāi ! ! qiū fēng qiū fēi , , chūn huā luò chūn huī ; ; chūn chí chí yóu zhì , , háng háng zhōng guī
荡妇秋思赋古诗译文

游子离别已经十年,歌女独守空闺自怜自叹。登上高楼远望,只见远处的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平原如此广阔,不知离人之路有几千?天和水似乎相迫近,山和云颜色相同。山苍苍茫茫直入银河,水涓涓流淌深不可测。谁又能忍心看见鸟儿单飞,悲声哀鸣?哪个秋天的月亮不明亮,哪个秋天的月色不清朗?何况是住在青楼的歌女,面对此景更添伤情!这时,庭院中的蕙草被露水打蔫,台阶被寒霜覆盖,眼看着衣带变长,眼见着腰肢变细。更有那秋天的水波荡漾,秋天的云朵像绫罗。天色渐渐昏暗将要到傍晚,秋风飒飒地吹过河水。我怨恨那织有回文诗的锦缎,你思念着出塞的歌谣。彼此相思相望,道路遥远又能如何!鬓发如蓬草般渐渐零乱,心中满怀忧愁而不断叹息。忧愁萦绕使翠眉紧锁,啼哭太多让红粉满脸。算了吧!秋风起啊秋叶纷飞,春花落啊春日光辉;春天的日子慢慢还能再来,游子远行却始终不归。

荡妇秋思赋古诗注解
  • 荡子:在外游荡不归的男子。
  • 倡妇:这里指歌女。
  • 入汉:直入银河,形容山高。
  • 不测:不可测量,形容水的深邃。
  • 回文之锦:指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其夫窦滔之事,后多用为妻子寄赠远方丈夫表达相思的典故。
荡妇秋思赋创作背景

萧绎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常常通过作品来表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荡妇秋思赋》以思妇为主题,可能是作者有感于社会中夫妻分离的普遍现象,通过对思妇内心世界的刻画,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同时,这类思妇题材也是当时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作者借此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感悟。

荡妇秋思赋古诗赏析

《荡妇秋思赋》是一篇优美的抒情小赋。在内容上,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妇登楼远眺、触景生情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思妇的孤独寂寞和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赋中对秋景的描写十分出色,如“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将山水云天之景描绘得雄浑壮阔,又带有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既烘托了思妇的愁绪,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情感表达上,思妇的情感层层递进,从登楼远望时的期盼,到看到秋景后的伤情,再到对游子不归的哀怨,最后发出“客子行行终不归”的悲叹,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从艺术手法来看,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荡妇秋思赋知识点

1. 萧绎是南朝梁的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有不少诗文传世。

2.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常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

3. “回文之锦”这一典故体现了古代女性表达相思的独特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荡妇秋思赋讲解

这首赋开篇点明思妇与游子分别已久,为全文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接着通过描写思妇登楼所见之景,如远树、平原、山水等,展现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也暗示了思妇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在描写秋景时,作者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思妇的愁情。“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一句,将思妇和游子的情感进行对比,突出了两人虽然相隔甚远,但都在深深思念对方。最后以“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结尾,将思妇的哀怨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她对游子归来的绝望和无奈。整体来看,这篇赋通过景与情的交融,生动地展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萧绎介绍
萧绎(508-554),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后于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在位三年,为西魏军所杀。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楼子》辑本。
萧绎相关作品

示吏民诗

阙里尚总谦,厉乡裁知足。咨余再分陕,少思宜寡欲。

霞出浦流红,苔生岸泉绿。方知江汉士,变为邹鲁俗。

荡妇秋思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

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

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於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

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

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

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

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夏始春馀,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衤荐,菊泽未反,梧台回见。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於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