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次韵孔宪蓬莱阁》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赵抃浏览量:7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次韵孔宪蓬莱阁》拼音版
yùn kǒng xiàn péng lái
[ [ sòng cháo ] ] zhào biàn
shān diān wēi gòu bàng péng lái shuǐ fēng zhǎng kuài zāi tiān hán róng bǎi chuān chén hūn dòng liǎng cháo lái        yáo zuò shàng yóu guān yuǎn jiào xiōng zhōng liàng kāi        nián céng wàng hǎi háng zhōu dōng xiàng lóu tái       
次韵孔宪蓬莱阁注解

①在别人成诗以后,也和一首,其所押之韵与原诗全同,叫做次韵;所押的韵与原作用韵同在一部而次序不同,叫做用其韵而不次,两者又通称和韵。孔宪: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孔延之。宪是官场中对上级或同级的尊称。

②危构:高耸的建筑物,疑指望海亭,此句是说蓬莱阁的位置。

③水阁:指蓬莱阁,它建筑在鉴湖之滨。

④原注:“杭州有望海楼。”这是说自己去年曾在越州望海亭望海,杭州也同样有望海的条件。

作者赵抃介绍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1056年),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召为知谏院,旋即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后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1079),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相关作品

题杜子美书室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题曹娥庙

天生纯孝本良知,不愧周人七子诗,绝妙好辞为写照,丰碑千古在江湄。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折新荷引-折新荷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

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

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

菱歌隐隐渐遥,依约回眸。

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

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

风蝉噪晚,馀霞际、几点沙鸥。

渔笛、不道有人,独倚危楼。

和宿硖石寺下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