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枯鱼过河泣》原文
朝代:汉朝 作者:两汉乐府浏览量:351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枯鱼过河泣》拼音版
guò
[ [ hàn cháo ] ] liǎng hàn
guò , , shí huǐ ? ? zuò shū fáng , , xiàng jiāo shèn chū
枯鱼过河泣古诗译文

干鱼过河哭泣,什么时候后悔才来得及呢?它写信给鲂鱼和鱮鱼,劝它们出入时要小心谨慎。

枯鱼过河泣古诗注解
  • 枯鱼:干鱼,这里指面临危险或已遭遇不幸的鱼。
  • 悔复及:后悔还来得及。
  • 鲂鱮(fáng xù):两种鱼名,泛指鱼类。
  • 慎出入:小心进出,指要注意安全。
枯鱼过河泣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两汉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汉朝官方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而形成的诗歌。此诗可能是当时人们有感于生活中的种种危险和不幸,以鱼的遭遇为喻创作出来的,用来警示世人要谨慎行事。

枯鱼过河泣古诗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枯鱼以人的情感和行为。枯鱼在经历了不幸后,后悔莫及,急忙写信告诫同类要小心出入。诗虽短小,但寓意深刻,以鱼的命运象征人的命运,提醒人们要对生活中的潜在危险保持警惕,一旦遭遇不幸,后悔就来不及了。整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枯鱼过河泣知识点

1. 两汉乐府诗是汉朝音乐机构采集整理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2. 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3. 此诗传达了谨慎行事、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枯鱼过河泣讲解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这首《枯鱼过河泣》。诗的开头“枯鱼过河泣”,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悲伤的情境,一条干鱼在过河的时候哭泣,它为什么哭呢?因为它已经遭遇了不幸,可能是被捕捞或者陷入了危险。“何时悔复及”,它在后悔,可是后悔已经晚了。然后它“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它写信给其他的鱼,告诉它们要小心,不要像自己一样遭遇不幸。这首诗用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做事要谨慎,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呢?

作者两汉乐府介绍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
两汉乐府相关作品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携手上河梁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恨恨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桓灵时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