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妇病行》原文
朝代:汉朝 作者:两汉乐府浏览量:422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买饵。

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妇病行》拼音版
bìng háng
[ [ hàn cháo ] ] liǎng hàn
bìng lián nián lèi suì , , chuán zhàng rén qián yán       
dāng yán wèi yán , , zhī lèi xià piān piān       
shǔ lèi jun1 liǎng sān , , ér qiě hán , , yǒu guò shèn chī , , háng dāng shé yáo , , niàn zhī ! ! luàn yuē : : bào shí , ,       
mén sāi yǒu , , shě ér dào shì       
dào féng qīn jiāo , , zuò néng       
cóng qiú mǎi ěr       
duì jiāo , , lèi zhǐ       
shāng bēi néng       
tàn huái 怀 zhōng qián chí shòu jiāo       
mén jiàn ér , , suǒ bào       
pái huái kōng shě zhōng       
háng ěr ěr zhì dào
妇病行古诗译文

妻子连年累月生病,她把丈夫叫到跟前有话要说。正要说话还没来得及说,不知怎么就泪如雨下。她再三叮嘱丈夫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别让孩子们又饿又冷;如果孩子们犯了错,千万不要打骂他们。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心里对孩子是万分牵挂。

妻子死后,孩子没衣穿,短袄也没有里子。丈夫只好关上房门堵上窗户,把孤儿留在家里,自己到集市上去。在路上碰到了熟人,他悲伤得泣不成声,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他向熟人乞求,希望能帮他给孤儿买些糕饼。面对熟人,他眼泪止不住地流,说:“我想不悲伤却实在控制不住。”说着从怀里掏出钱递给熟人。

回到家,看到孤儿正哭着要妈妈抱。他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走来走去,心里痛苦地想:“孩子很快也会像妈妈一样死去的,算了,别再提这些伤心事了。”

妇病行古诗注解
  • 连年累岁:指患病时间长久。
  • 丈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
  • 翩翩: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
  • 属累:托付。
  • 莫我儿:即“莫使我儿”,不要让我的孩子。
  • 笪笞:鞭打。
  • 行当折摇:即将死去。折摇,夭折。
  •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这里指诗歌的尾声。
  • :短袄。
  • :指短袄的衬里。
  • :窗户。
  • 亲交:熟人、朋友。
  • :糕饼。
妇病行创作背景

《妇病行》是一首汉代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瑟调曲》。两汉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尤其是底层人民,常常面临着疾病、饥饿、战乱等多重灾难。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和生活的艰难。

妇病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中妻子生病去世后,丈夫和孩子的悲惨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歌以妻子的临终嘱托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牵挂和不舍。妻子死后,丈夫的艰难处境和对孩子的无力照顾,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残酷。

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等,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贫困家庭的凄惨景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无奈。

妇病行知识点

1. 乐府诗:是汉朝的官方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当时各地的民歌和文人创作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2. 相和歌辞:是乐府诗的一个类别,主要是民间的歌谣,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整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

3. 白描手法: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它不注重对事物的细致描绘和渲染,而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读者能够通过有限的文字感受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妇病行讲解

《妇病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汉代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汉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感受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的挣扎和无奈。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情节感人。它通过妻子的嘱托、丈夫的行动和孩子的啼哭,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家庭的悲剧。同时,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深入体会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感受古代人民的生活疾苦。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和描绘场景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作者两汉乐府介绍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
两汉乐府相关作品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携手上河梁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恨恨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桓灵时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