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度被罢相。他在困境中,看到墙角处的梅花凌雪独自开放,借此诗来表达自己即使处于困境,依然坚持操守、保持高洁品质的心境。
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绘出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的景象,赞颂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以雪喻梅,借梅的暗香,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自己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赞美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格。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洁白。
《梅花》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王安石借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散发暗香的特点,来象征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守道德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同学们在学习这首诗时,要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孔子见南子,子路为不怡。
欲从公山氏,勃郁见色辞。
道如天之苍,万物不能缁。
弟子尚不信,况余乏才资。
明知古人仁,语默各有时。
苟出不自慎,果为听者疑。
白圭尚有磨,驷马犹能追。
一言成不智,虽悔欲何为。
彼狂上古杳默无人声,日月不忒山川平。
人与鸟兽相随行,祖孙一死十百生。
万物不给乃相兵,伏羲画法作後程。
渔虫猎兽宽群争,势不得已当经营。
非以示世为聪明,方分类别物有名。
夸贤尚功列耻荣,蛊伪日巧雕元精。
至言一出众辄惊,上智闭匿不敢成。
因时就俗救刖黥,惜哉彼狂以文鸣。
强取色乐要聋盲,震荡沈浊终无清。
诙诡徒乱圣人氓,岂若泯默死蚕耕。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