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王旡生《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珞珞雪芹,载一抱素。八斗奇才,千秋名著。”
解释:谓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解释: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
出处:《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解释:纲纪:治理,管理。治理天下
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
解释: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出处:《隋书·高祖纪》:“隋国置丞相以下,一依旧式。”
解释:式:格式,制度。一切按原来的规格或制度进行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解释: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
出处:《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解释: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类型: 天气成语
出处: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
解释: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
解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出处:《元史·张翥传》:“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以学者乐亲炙之...
解释: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解释: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
解释: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解释: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出处: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
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解释: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出处:《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解释: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
解释:哙:樊哙。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
出处:《新唐书·宋之问传》:“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解释:夺锦:夺锦袍。争夺锦袍的才华。形容才华超群,后来居上
出处:宋·杨万里《宋故龙图阁学士张公神道碑》:“太康败于甘酒,桀败于酒池,厉王败于荒酒...
解释:过度沉溺于淫乐之中。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
解释: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出处: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
解释: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解释:瞠:瞪着眼看;其:代词,他。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出处: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解释: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三国志 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
解释: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解释: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
解释: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
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解释: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出处:《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解释:率:遵循;旧章:老法规。一切按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解释:比喻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