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解释: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宋 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解释: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解释:形容极端忠诚。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解释: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出处:《晋书·桓温传》:“光复旧京,疆理华夏。”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臣愿陛下姑以...
解释: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方今汉朝献帝在位,被那董卓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
解释:擅:自作主张。滥用职权,作威作福。
出处:《晋书·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解释: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类型:
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
解释: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类型: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解释: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出处:《诗经·魏风》:“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解释:尚:还;旃:之。还要谨慎小心啊
出处:《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解释:难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出处:语出《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
解释: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
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
解释: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解释: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
解释:绍:继续,接续;休:美;绪:前人未完成的功业。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留残喘。”
解释:苟:苟且,勉强;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
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出处: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曾梦至一处,见禅床几杖萧然,而阒无一人。”
解释: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出处:宋 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解释: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出处:《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
解释:掠:夺取。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自己所有。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解释: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出处:汉·枚乘《七发》:“小饭大歠,如汤沃雪。”
解释: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出处:清·张岱《讨蠹鱼檄》:“钻研故纸,信煮字真可疗饥。”
解释:故纸:指文籍,古书。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出处:《金光明经·赞叹品》:“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
解释:比喻空口说大话。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解释: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潭随录·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解释: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出处:语出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解释: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解释: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解释: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