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
解释: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解释: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宋书·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解释: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解释: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
解释: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仪礼·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解释:荣: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指丈夫光荣,妻子也随之尊贵。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
解释: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
解释: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解释: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晏子春秋·谏下》:“其女子往...
解释: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解释: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解释: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
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类型: 动作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解释: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解释: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解释: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解释: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解释: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出处: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解释: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
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解释: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处:《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解释: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解释: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