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相关资料

介绍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诗歌成就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

相关作品

琴曲歌辞·湘夫人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送马录事赴永阳(一作嘉)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

谈笑一州里,从容群吏先。

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

太守既相许,诸公谁不然。

孤城连海树,万室带山烟。

春日溪湖净,芳洲葭菼连。

炊粳蟹螯熟,下箸鲈鱼鲜。

野鹤宿檐际,楚云飞面前。

听歌送离曲,且驻木兰船。

赠尔八行字,当闻佳政传。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

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

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

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

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杂曲歌辞·行路难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宾客填街复满坐,片言出口生辉光。

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

当时一顾生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

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下为邻。

鲁连所以蹈沧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杂曲歌辞·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强,十五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