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深院无人,看分月、纹疏小。
《
惜奴娇
》原文
深院无人,看分月、纹疏小。
閒情约、青奴漫恼。藕惹冰丝,悄一似、红衣拗。
曾道。赋微凉、单栖悟早。
注音
shēn
深
yuàn
院
wú
无
rén
人
,
,
kàn
看
fèn
分
yuè
月
、
、
wén
纹
shū
疏
xiǎo
小
。
。
名句接龙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
来自《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来自《古朗月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来自《池上》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
来自《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
来自《北齐二首》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来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
来自《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
来自《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来自《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
来自《四块玉(雁北飞)》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
来自《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来自《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 :
来自《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
来自《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 :
来自《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吴苑晓苍苍)》
小楼西角断虹明。 :
来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 :
来自《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
来自《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鬂斜。 :
来自《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
来自《点绛唇(小院新凉)》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诗多游览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清淡娴雅,幽新隽妙,尤长于五言诗。代表作有《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等。厉鹗又是浙派词的领袖,其词多咏物怀古,如[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等,句式练达,措词高雅。著作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卷等。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