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放教明月初圆,最怜倚篝漏永
《
东风第一枝 癸卯元夕雪晴
》原文
拂柳蛾消,妆梅鹤瘦,玉烟吹散无影。
放教明月初圆,最怜倚篝漏永
。
街泥不断,已减却、灯边游兴。料粟肌、笼袖香留,笑里有人偷并。
注音
fàng
放
jiāo
教
míng
明
yuè
月
chū
初
yuán
圆
,
,
zuì
最
lián
怜
yǐ
倚
gōu
篝
lòu
漏
yǒng
永
名句接龙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
来自《宿府》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
来自《泪》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
来自《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
来自《送杨氏女(永日方戚戚)》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
来自《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永夜闲阶卧桂影。 :
来自《洞仙歌(青烟幂处)》
永日无人事,芳园任兴行。 :
来自《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小巧以取大咍》
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 :
来自《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
来自《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
来自《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奉诏撰进)》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
来自《右军墨池》
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
来自《夜宴太仆田卿宅》
永日无波浪,澄澄照我心。 :
来自《方丈泉》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爱漱寒泉。 :
来自《赠韩协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
来自《齐宫词》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
来自《关门柳》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
来自《泪》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
来自《凉思》
永夕坐暝久,萧萧猿狖啼。 :
来自《秋夕即事》
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
来自《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诗多游览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清淡娴雅,幽新隽妙,尤长于五言诗。代表作有《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等。厉鹗又是浙派词的领袖,其词多咏物怀古,如[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等,句式练达,措词高雅。著作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卷等。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