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镜浦过雨,扶小槛,送归帆。
《
临江仙·微雨乍晴,江干晚眺。时正闻陕警,用屯田韵,即依其韵
》原文
镜浦过雨,扶小槛,送归帆。
春潮昨夜愁添。正暮烟凝紫,更晴涨拖蓝。
流光冉冉迅羽,柳摇残梦老江南。
注音
jìng
镜
pǔ
浦
guò
过
yǔ
雨
,
,
fú
扶
xiǎo
小
kǎn
槛
,
,
sòng
送
guī
归
fān
帆
。
。
名句接龙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
来自《画角东城(河转曙萧萧)》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
来自《画角东城》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
来自《舟行(江州路上作)》
帆带夕阳投越浦, 心随明月到杭州。 :
来自《送客之杭》
帆影随风过富阳,橹声摇月下钱塘。 :
来自《闽中回》
帆自巴陵山下过, 雨从神女峡边来。 :
来自《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 :
来自《过洞庭》
帆卷江初夜,梅生洞少寒。 :
来自《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 :
来自《晚泊》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
来自《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
帆转清淮极鸟飞,落帆应换老莱衣。 :
来自《送曾主簿归楚州省觐,予亦明日归姑孰》
帆随风便发,月不要云遮。 :
来自《送金州鉴周上人》
帆张独鸟起,乐奏大鱼惊。 :
来自《汉南邮亭》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
来自《送裴邕之上京》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
来自《将之匡岳过寻阳》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 :
来自《伤时(一作郑遨诗)》
帆下人,须好立。 :
来自《张祜》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 :
来自《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
来自《念奴娇(垂虹亭)》
帆归别浦。 :
来自《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
作者介绍
李岳瑞
甲午战后,积极支持并参与维新活动。在京任职期间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并把梁介绍给当时陕西积极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刘古愚。他还为黄遵宪、汪康年等创办的《时务报》募收捐款,积极协助报馆推销报纸,为宣传维新变法做出了贡献。戊戌变法期间,他始终与康、梁和严复等维新派保持联系;经常往来于光绪帝与维新志士之间,使维新派的新政建议迅速上达,将光绪帝的意图转告维新派,还将中枢的机密情报透露给在天津主办《国闻报》的严复,使支持和同情变法的官僚士大夫们了解中枢动向。他积极条陈新政事宜,曾向光绪帝上奏,请求废除三跪九拜等繁缛礼仪,裁汰各官僚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撤除或合并翰林院、詹事府等闲散衙门,精简中枢重叠的办事机梗唤ㄒ榍逋⑴稍钡轿鞣?国家购买西服,以取代长袍马褂。光绪帝肯定了他的建议,并准备秘密派使臣到西方国家购买西服。但此举受到慈禧与守旧官僚的攻击,咒骂李是“汉奸”,企图“用夷变夏”。 二十四年(1898)正月与宋伯鲁等创立关学会于京师;八月,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幽禁光绪帝,并下令大肆搜捕维新人士。李闻知消息,急忙通知宋伯鲁和其他维新派人士从京师逃走,他自己也躲入意大利驻华公使馆避难。由于外国公使干预,李才免遭杀身之祸,但受到严厉处分,清廷降旨对他“革职永不叙用,并拿问”。同年回到陕西,暗地里仍与一些讲求新学的进步知识分子来往,坚持同顽固腐朽势力进行斗争。三十一年(1905)秋去上海,应好友张元济之邀,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一度还在中国公学兼授国文课程。在此期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仍有书信来往,还与梁启超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他的著作《春冰室野乘》《郢云词集》和《国史读本》等也于此时出版。 辛亥革命后,受北京政府邀请,赴京担任清史馆编修,撰写了不少列传、记事。1915年后,还给《甲寅》杂志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1922年回到西安,名义上是陕西省长公署秘书长及督办公署秘书,实际上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后应邀主编咸阳县志,但始终未能动笔。由于政治上失意,晚年思想消沉,后又染上鸦片烟瘾,1927年去世。